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第220章 忽必烈的打算

第220章 忽必烈的打算

第220章 忽必烈的打算

咣当~

茶盏四分五裂,茶水溅起,有几滴飞到了哈答的脸上,他却不敢擦。

“尔等说固若金汤,便是如此固若金汤?”忽必烈恶狠狠地问道。

哈答不能回答,其他人同样趴伏在地,大气不敢出一口,生怕被忽必烈点名。

谁踏马的能想到宋军居然会在冬天发动进攻,并且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胶西呢?

简直了……用脚趾头都能想到,别想好好过年了。

到底是大风大浪过来的,忽必烈忍住怒火,问道:“宋贼隔海相望,待开春,必然渡海来袭,诸位有何对策?”

哈答硬着头皮说道:“臣斗胆,调集各地兵马防卫大都。”

“防线漫长,何来兵马?”忽必烈问道。

淮河沿线,长江汉江,南阳外围,广西,现在还要防守大都沿海和山东腹地,防线绵延万里,没有百八十万军队根本不够用。

真要穷兵黩武,肯定是能拉出来的,只是缺装备缺训练,就是送人头的存在,而且朝廷钱粮不继,迟早是玩完。

哈答道:“臣万死,请弃广西和倭国,收拢兵马回转大都。”

“广西可弃,倭国不可。”阿合马道:“今岁,倭国输粮二十万石,金银钱三十万贯,于朝廷大有裨益,不可轻弃。”

“倭国有兵十万余,若宋国断绝海路,皆死无葬身之地也,不如早早收回拱卫大都。”哈答回道。

跟在后面尝到甜头后,高丽人征兵五万送到了倭国,又从本地招募了三万多仆从军,如今已经把占领区基本控制了。

那么多收益,真不是说放弃就放弃的。

但是哈答的想法没问题,宋国真要断绝海路,不要说十万军,就是一百万也是白给。

“陛下。”张文谦说道:“臣以为其实无需惊慌。

宋军出其不意攻占了胶西,短期内必然是攻略登莱,待其稳定地方,至少二月方能继续进犯,彼时国朝大炮数百门,何虑之有?”

“臣以为张签书所言有理。”忽都察儿说道:“以国朝人力物力,数百门火炮不难,宋军没了依仗,岂敢进犯?”

“若是其择薄弱处登陆,进犯京师又当如何?”阿合马问道。

“丞相不知兵,因此有此言。”张文谦给阿合马上了眼药,继续道:“若是孤军深入,只要以重兵相持,待其粮草火药耗尽,只能束手待毙。”

阿合马生气了,追问道:“若其抢占城池后固守又当如何?”

这……枢密院不能回答。

真要登陆后不推进,元军无计可施,而各地百姓必然惊恐,到时候会发生什么可就不好说了。

“拟诏!”忽必烈开口了,说道:“即日起,勿论蒙汉,犯法者同罪,有司修订条例。

国子监蒙古生以汉文授课,蒙汉官员待遇一体相等,明年三月举行科举,文武并举。

即日起,内外官员发饰、服装皆以汉制,官方文书往来唯用汉文。”

“大汗不可……”阿合马失态惊呼。

真要这样干了,到时候是蒙古人统治汉人还是汉人统治蒙古人可就不好说了。

“朕意已决,无需多言。”忽必烈说道:“若想天下稳固,非让汉人死心塌地不可。”

“陛下圣明!”汉臣们俯首叩拜。

上面几条实施,再也没有人敢说忽必烈不是正统了,哪怕宋朝人也不能。

人都彻底汉化了,还要怎滴?

契丹、党项、女真人可没有这么彻底,你姓赵的都承认了对方皇权的正统性,如今再拿华夷大防说话就没道理。

赵老三宋真宗的澶渊之盟、赵老六仁宗的庆历和约以及赵跑跑的绍兴和议,他们不止是付出了金钱、疆土的代价,更在于自己否定了皇权的唯一性与神圣性。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当天下有两个皇帝的时候,皇帝也就没什么尊贵可言。

所以北地汉人视忽必烈为正统呢,不止是宋庭抛弃了北人,还因为赵氏皇帝曾经亲自认可了这种情况。

自己拆自己的台,这才是三次和议最大的后遗症。

忽必烈威望卓著,既然决定了就不会更改,各司退朝后商议细则。

回到偏殿,忽必烈宣来了忽都察儿和哈答。

“朕欲遣使者南下,与宋国重新签订合约,便以故宋金边界为界,卿以为如何?”忽必烈说道。

两人一惊,忽都察儿问道:“大汗之意?”

“南方暂且维持,全力收服各部,待北方、西方稳定,倾力南下!”忽必烈没有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