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第167章 东南入手

第167章 东南入手

第167章 东南入手

镇江府衙里,哈剌歹、孟祺、刘汉杰等人端坐,相顾无言。

良久,哈剌歹说道:“按照丹阳经验,约莫年底,镇江必破,诸位可有良策?”

孟祺摇头叹道:“只可惜荆湖行省水师不能南下,否则谁胜谁败尚不好说。”

荆湖水师不是不能动,是不敢轻动,万一战败,宋军逆流而下,不但荆湖危险,连四川都会被牵连。

至于怎么应对宋军进攻,诸人都是无计可施。

对方就跟你拼命,你能怎么办?

惆怅时,一兵进来,道:“副帅,刘万户领水军靠岸。”

“他不守水寨,登岸所为何事?”哈剌歹问道。

传令兵道:“言奉元帅之令,接应大军过江。”

哈剌歹道:“便让诸军收拾,次第出城登船,莫要起了争执。”

颇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不知不觉,哈剌歹心中留下了阴影,不再想与宋军打了。

各将都有这种感觉,立刻回营收拾家当,准备跑路。

不一刻,刘杰进城,把阿塔海的命令给了哈剌歹。

元军并未设置暗语,哈剌歹见印信无误,内容是先蒙文后汉文,便收下了。

刘杰说道:“副帅,末将以为先走者暂停于焦金二山,协助水军守住水寨,以防南军截断江面。”

哈剌歹想了片刻,道:“拨一万刘汉杰的新附军驻扎二山,再来渡本部人马。”

城中三万大军,八千本部人马,两万两千新附军,先调一万守水寨,再留一万断后,安排简直完美。

到的傍晚,前锋到江边登船,把二百余船挤的满满当当,一趟就去了二山。

第二天拂晓,水师返回,三千蒙古兵先登船,监押着最紧要的天雷,以及大批兵器甲胄。

去年六月,忽必烈下诏尽收江南兵器,数以十万计的兵器存储于镇江府内,此时都要转运出去,非短时间可行。

“副帅,为免便宜南军,不若先送去水寨之中?”刘杰提议。

仿佛为了证明刘杰意见的正确性,城外爆炸声大作。

发现元军要跑路,宋军开始了强攻。

“可!”哈剌歹没有多想,当即应允。

下午,又把三千匹战马运了,还有两千北地汉军监押的大批兵器,孟祺为首的文官随行。

倒不是说武将不想走,而是怕军兵群龙无首突然崩溃,不得不留下压阵。

眼看到了金山前,刘杰咧嘴笑道:“参议,可会游水?”

“最近学了学,只是不甚精熟。”孟祺回道。

“参议倒是有心了。”刘杰笑道:“只是宋皇仁慈,定然不让参议游水过江。”

孟祺脸色一变,喝道:“贼子,胆敢背叛国朝。”

“无可奈何罢了。”周围水手逼过来,刘杰道:“为免伤亡,参议束手就擒罢。”

孟祺能怎么办?他一个文官不缺以死报国的决心,可惜刘杰不允许他死。

对他来说,每一个俘虏都是一份功劳,多多益善。

这时,后面的船上响起了喊杀声,随着一阵扑通扑通的跳水声,又响起各种骂娘声。

内应不演了,摊牌了。

元兵想要接管船只,却发现被包围了,而且宋船上的弩炮已经张开。

丧家之犬何以言勇?

投了。

城头上,元兵看到这一幕,立刻禀报哈剌歹。

“贼子,非得碎尸万段不可!”哈剌歹只能放嘴炮。

他一艘船都没有,还能游过去打刘杰?

船上,赵存忠看着一匹匹战马,眉开眼笑,说道:“刘统制辛苦,凭借此功,再进一步不难。”

“全是将军功劳。”刘杰谦虚道。

赵存忠说道:“莫要谦让,官家赏罚分明,必有嘉奖。”

想想当了许久的太仆寺监,却只有百余匹马,实际与驿卒无异,如今好了,有公马母马,未来可期啊。

镇江城外,杨镇龙加强了攻势,同时又拨出一部人马往镇江西边赶去,增强伏兵的力量。

果然,到了夜间,元军出城,摸黑往西而去。

对他们来说,活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汇合建康府守军然后渡江而去。

哈剌歹当然知道会有伏军,然而派出去探路的军兵都是有去无回。

不是宋军截杀,而是自己跑了。

什么是兵败如山倒?这就是。

出城的两万大军,只用了三十里,就没了一万五,哈剌歹毫无办法,只带心腹亲卫先跑为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