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各方联动
“嘿呦~嘿呦~”
连绵的号子声中,民夫们拖着硕大的木板到了石墙前,齐心协力挂到绞盘上。
看着这一幕,历森苦笑道:“早知如此,何必跑来炸了闸门。”
“此一时彼一时,谁能预料到元虏居然舍弃了平望镇。”尹世虹接道。
两个水师统制官跑来监督修理闸门,确是憋的慌,特别是大军已经出动的情况下。
“战事紧急,难免决策失误,并非大问题。”林景熙说道。
三人说了几句闲话,历森问道:“林府尹,昨日天使传诏,让你去琼州做总管,为何不去?”
“临安百废待兴,如何走的脱。”林景熙回道。
“可惜了大好机会。”尹世虹感慨。
“无甚可惜的。”林景熙说道:“都是为朝廷效力,不论职位地位。”
三人闲聊时,一只车队缓缓而来。
因为船闸损毁,水运停滞,物资只能走陆路,效率低了许多。
到了近前,一股浓郁的腥臭味扑面而来,十分的上头。
尹世虹舔了舔嘴唇,说道:“好香。”
“是啊。”历森说道:“如今前线的军兵可快活,天天有鱼肉。”
尹世虹嘿嘿一笑,道:“要是以前,我等就拦下了,管前线兄弟吃土还是喝风。”
作为在蒙元间来回横跳的存在,大家甚少问及尹世虹的过去,此时他自己提及,历森趁机问起。
“我早年是李相公招募入军的,倒也不能顿顿吃饱,只是李相公为人公平,大家服气。
后来到了范文虎麾下,将官吃的满嘴流油,我等就挨饿,说不得去抢,拦截友军补给这种好事很难遇到的。
后来跟着张枢相,朝廷无力支应粮草,枢相的军纪管束不严,全凭抢。
到了元虏军中,只要敢打,饭是吃得饱的,不过他等不把南人当人。
都不如当今,甭管好孬,终归能填饱肚子,像前线这般供给咸鱼的,闻所未闻。”尹世虹颇为感慨。
“全赖官家有神术,否则如何能有鱼吃?”历森接道。
此时,吴江县里,伙头军已经煮好了饭,一担担挑到各营去。
“唔~又有咸鱼,不错。”军兵眉开眼笑。
闻着确是是臭,吃起来香,不然徽州臭鳜鱼为什么大行其道呢。
正吃着,只听有人叫道:“都统回来啦!”
营外,杨镇龙端坐马上,看着一队队俘虏依次走进大营里。
他本来是出去查探地理的,千余俘虏只是搂草打兔子而已。
原来,宋军出嘉兴,到达吴江县发现元军已经离开,而青龙镇的千余新附军被忘记了,杨镇龙抵达,立刻就投了。
这是一群倒霉蛋,毫无疑问。
大多数元军都在后撤,平江(苏州)城的元军正把粮食钱财等物资装船,然后往北而去。
镇江城外,阿塔海站在九华山的军寨中,拿刀向着寨墙缝隙里插去。
插不进去。
“甚好!”阿塔海点点头,道:“传令各山寨,此乃身家性命所在,务必尽心。”
“元帅放心,我等醒得。”千户朵儿得说道。
检查了寨墙,阿塔海又去了粮仓,见里面只有三千石粮食,问道:“为何只有这点?”
“元帅,各处军寨都要存粮,实在是忙不过来。”随行的经略闻库解释道。
“本寨三千人,存粮当有六千石,十日之内不齐,运粮官斩首!”阿塔海没听解释,道:“王师收缩,乃是为了保证镇江、建康不失,各山寨乃是重要环节,绝不容许在粮草上出问题。”
“元帅放心,定不误事。”左右应下。
检查了九华山,阿塔海又往丹阳县而去。
守镇江,肯定不能只守孤城,丹阳位于前沿,不能放弃。
在建康府,史枢同样在检查防务,周边的采石矶、紫荆山、雨花台等关键处都驻扎着重兵。
只要镇江和建康府不失,扬州就能轻易勾连江南,当元军大举南下时,可以轻松过江。
为了策应江南,李庭芝和姜才亲临如皋,摆出了打出去的架势,让阿术不敢轻动。
阿术当然是想去支援江南的,所以让水师出动,摆出了登陆后方的架势。
李庭芝早早安排了钱乙率领海师巡游北方,就等着干一架决出胜负,只是最近天气不好,风高浪急,不得开干。
四川,元军已经团团围住了钓鱼城,只是山高崖峻,张钰又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天雷效果不显,只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