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经过商量士兵里有一个队长对秦乐说:“这么大的事情,我们做不了主,我需要进城跟知府大人禀报,还请小公子在城外稍候。”
秦乐点头:“应该的,我就在城外等。”
说完她从腰间解下那块玉佩递给队长:“烦请这位军爷把这块玉佩一同交给知府大人看看。”
队长客气的接过就快速带着人进城了。
大夫们没有走,跟着在外面等消息,秦乐心中很着急,现在就是抢时间,她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在这里等,她怕自己耽误时间秦正庸他们断水。
但是没有办法,这种事急不来,她只好走到远离安置灾民的一棵树下坐着。
为了耍帅,她没有背双肩包,现在只能假意从褡裢中取出干粮和水。
大夫们也坐在离她不远的地方,那个老大夫看她安静的吃东西,实在是好奇就凑了过来问:“这位小兄弟,你的那些药真的能治疗疟疾?”
秦乐摇头一副天真做派:“不知道啊,反正我爹给我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老大夫看他那个样子,一看就是在家被宠坏了,无知无畏的样子,心里叹了 口气,刚才升起的那点希望散了一些。
这疟疾那么难治,哪是这个半大小子能解决的。
老大夫扭头要走,秦乐看了看他干裂的嘴唇,消瘦的背影喊了一声:“老人家,您等一下。”
老大夫回头,秦乐站起来从褡裢中取出一包杂粮饼,还有几个竹筒,把东西递给老大夫:“这些给您。”
老大夫瞪大了眼睛看着被塞到手里的东西,他摸的出来那包东西是吃的,那几个竹筒肯定是水。
老大夫赶紧推辞:“小兄弟这使不得,看你也是路过的,这些还是给你留着吃吧。”
秦乐无所谓的一挥手,好像一副纨绔的样子说:“我家不缺这些东西,你们不是救人的吗?你们吃饱了才能救更多的人啊。”
老大夫红了眼睛,他们都是临江府里的大夫,临江州盛产粮食,水稻,小麦,玉米都很多,跟袁州,岳州这种丘陵地貌比,平原更适合种粮食。
当初刚开始大旱的时候,临江知府就开始接收江北的灾民,他们这些大夫也配合官府尽力救治灾民。
可是随着灾情的严重,临江府的粮食越来越少,粮价越来越贵,富户大户走了不少,粮商又有意囤粮不卖,城里百姓的日子过的也很苦,就连知府衙门都缺粮食,他们这些大夫也一样开始饿肚子了。
尤其是灾民中开始有了疟疾,知府大人还是没有放弃这些灾民,他们就更累了,吃不饱还累,大家只知道他们可以救人,没人关心他们的身体怎么样,没想到今天会被一个半大小子关心。
看到老大夫红了的眼眶,秦乐不禁软了语气:“吃吧,别有顾虑,再坚持一阵子,困难很快就会过去的。”
老大夫点了点头:“那老夫多谢小兄弟了。”
想了想又提醒一句:“以后......财不外露,现在粮食和水比黄金都珍贵,小兄弟为了你的安全,你还是不要随意给别人吃食了。”
秦乐心中熨帖,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微笑着说:“您放心吧,我也是看各位大夫在这种情况下还坚持救人,是好人才给的。”
老大夫走回去跟其他几位大夫分着吃了秦乐给的干粮。
过了一会儿秦乐刚吃完,城里还没有消息,就见一个骨瘦如柴但身材高大的男人背着一个十四五左右的男孩子来到老大夫的跟前扑通一声跪下了:“大夫求求您救救我家孩子吧。”
老大夫看着高烧已经惊厥的抽起来的男孩,赶紧放下手里的饼子查看,又是摸脉又是扎针的。
过了一会儿男孩倒是不抽搐了,可是高烧还是退不下来,老大夫无奈的摇头:“喝了药还是不退烧,我们也是没有了办法。”
那个男人看到老大夫眼中的惋惜,顿时如丧考妣,坐在那里抱着男孩悲痛的流泪。
老大夫看他那个样子也是心中不忍,想了想,看到一旁看热闹的秦乐,咬了咬牙对那个男子说:“那边那位小公子刚才说他手里有从海外来的药可以治疗这种病,可是我们都没有见过,谁也不敢给用,你要是不想放弃,可以求那个小公子给药,试试,就当死马当活马医吧。”
那个男子无神的眼睛顿时迸发了一丝的希望,他抱着男孩走到秦乐跟前跪下:“求小公子卖我些药吧。”
他从怀里掏出一沓银票递过来。
秦乐打量他,这名男子虽然很瘦,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