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从一九八零年开始 > 49:县八厂

49:县八厂

“你是有点钱,就张罗买大件儿。”

“烧包!”

俞父训了一句,让俞衡收敛着点,别有钱就瞎嘚瑟,但他老人家心里是赞同的,没个畜生拉货,光靠人,肯定是撑不住。

两父子都在心里想着自己的事,俞父在思考酒糟运回来存在何处,要不要把后院的菜地铲了,把它当做日后放饲料的库房,还有就是村里谁家有新出生的小驴犊子,买上一头。

而俞衡心里则是思考,如何跟小平房的房主聊,能以最低的价格,租下小平房,还得让房主心甘情愿地扒开一道门,看起来又得用自己的巧舌如簧了。

就这样默默无语地走了一路,提前了十分钟,来到了尝香居的门前。

"到地了!爹,你稍等一会儿,我进去找人。"

手电筒扔给了老爹,俞衡一个闪身下车,奔着还冒着亮光的尝香居,推门走了进去。

小伙计正在认真地拖着地,见到俞衡到了,就热情地打招呼:“三哥,你来了,老板去后院洗脸了,让你先坐一会儿,马上就出来。”

这一句三哥,是俞衡用奶油小冰棍喂出来的,他听得的是心安理得。

“我先出去了,王哥洗完脸,告诉他一声,我在门口等他,这次是开着驴车来的,得看着点。”

打了一声招呼,俞衡就走了出去,站在驴车前面,跟俞父说着话。

王奔很快就出来了,朝着俞父热情的打招呼:“老俞大叔,我一猜衡子就是你儿子,别人家的生脑瓜骨,就是想破脑袋,也不会生出做生意的念头。”

“这帮瘪犊子们,还想着靠一亩三分地活着,累死累活地一年,种子化肥钱一交,就能剩了十几块钱,现在邓丽君的歌都传过来了,他们还一点都不转个。”

“早晚有他们哭的时候!”

别人不知道俞衡,但王奔知道,光是这一个月给自己送鱼赚的钱,够十亩地一年的剩余,还死脑筋守着土地,以后哭都没地方哭去。

俞父跟王奔,还真是老相识了,老俞家的肉好,镇里面的几家餐馆抢着要,副食品商店的肉,都是冷库肉,好肉都让小仓鼠们搬回家去了,剩下往出卖的肉,都是白不吃咧的。

不加大调料,肉根本没法吃,不过这年头,能吃上肉就不错了,没人敢挑三拣四。

“王老板您就是挑着好话哄我,但小衡子您还得多照应着。”

“好说!”

‘好说!’

“时间差不多了,咱们走着,先把今天的大事给办妥。”

王奔和俞父客套了几句,就一起坐上了驴车,直奔县八厂杀去。

坐在前头的俞衡,心里是直打鼓,看王奔王大老板,还是风轻云淡,根本不慌,跟俞父一路上有说有笑,他实在是拿不准脉,自己脑子里的知识,实在是跟现在的情况不匹配。

驴车在寂静的路上行驶,现在是七点多,镇子里面早就进入睡眠模式,没有娱乐活动,不睡觉还能干什么。

县八厂的正门是不能去,在王奔指挥下,驴车直奔了后门,不要的酒糟,全都堆在小花园的草地上招苍蝇。

公营工厂就是一个小社会,学校,医院,电影院,体育馆,都一应俱全,甚至殡仪馆都有,工人老大哥们都不用出厂区,就能享受到生老病死一条龙服务。

俞衡从没见过公营工厂,因为这个时代距离他太过遥远了,,他一出生,就赶上了中国的奔腾二十年,中国的发展是一天一个样,甚至日新月异变成了形容词,而非是夸张的比喻。

甚至故乡那个五线小城市,只要两三年没回去,也会变的让游子们认不出来原来的模样。

落后工厂,落后的产能,落后的一切,都被中国这台高速飞行的火箭摔在了后面,摔的粉身碎骨。

他只从文学资料上了解公营工厂,知道十年后工人老大哥们的哀嚎,从字里行间中了解什么叫大锅饭,但他是第一次身处在其中,切实地感受着它的一切。

县八厂是主营白酒和医用酒精,空气中都散发酒精的味道,看守后门的保卫处同志,打着手电从警卫室出来,透过门缝,照亮了王奔和俞家父子三人的脸蛋。

“奔子,还以为你不来了呐!我都准备关灯睡觉,行,走着吧,就当锻炼了。”

“这就是你家亲戚,赶着驴车来的,看起来家里的地不少啊!”

“我给你们开门。”

保卫处的同志,嘴里叼着手电筒,用腰间的钥匙,把大铁门打开,放他们三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