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对战。
罗忠的火铳兵原来是作为后备队,一槌定音用的。后来倭寇分兵,只能让他们提前上场。
战斗打响,早就埋伏在上游等待的胡缨,立即带着操练成熟的水手和两千多军队,乘船而下。
这三艘船都是龙江船厂给郑和准备的,每一条船宽三十多米,长八十多米。轻松能装一千多人。而且根据徐钦的要求,建造了双层炮位。
每一面都有三十二门火炮,虽然现在每艘船只装备了二十门。
胡缨的任务就是截断倭寇的退路,原本他们打算击沉倭寇在港口所有的船。
可是实际情况不需要,倭寇根本没有留人。
所以胡缨直接把三条大船一字摆开,所有炮口对准岸上,然后让随船而来的士兵在岸上列阵。
成功堵住了倭寇的退路。
从武器和战斗方式上对比,这是两个时代的战争。火器时代和冷兵器时代在大明进行了第一次碰撞。
效果出奇的好,好到朱棣抱着徐钦的报告,整整研究好几天,甚至把所有懂得火器的大臣都叫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