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克瘫坐在潮湿的石墙上,指甲深深抠进墙缝。)^o搜μμ搜-?小?说,·*网(, ·?免?~¥费?¥2阅??¨读321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个致命错误——在赫尔德兰的棋盘上,他不过是一枚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议员灭门案已经让市政厅颜面尽失,而袭击公共租界的罪名更是足以让他死无葬身之地。相比之下,富格尔至少还能用贪污和买凶杀人搪塞过去,而他若被定为勾结外敌破坏租界安全,赫尔德兰人绝对会让他尝尝那些酷刑的滋味。“我全说。”托尔克的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并尽力将所有事情都推到富格尔那边汗水顺着他的太阳穴滑落,在石墙上洇出深色的痕迹。他详细描述了每一次会面的细节,包括富格尔十几年前如何灭斯蒂尔雅德家的大部分成员,如何给自己行贿,甚至连自己夜莺刺客团的目的也全部说了出来。他说得越详细,越觉得自己像个跳梁小丑——原来从始至终,他都只是不断被使用的刀,现在这把刀就要被折断扔进垃圾堆了。来自赫尔明根的情报机构早在三个月前就开始布局。第一批探子伪装成商人入驻帕多瓦,第二批以佣兵身份潜入拉文纳,第三批则混在黑色守望佣兵的补给队伍里。*k~a¢n^s_h^u^j`u~n·.?c^c\他们像蜘蛛织网般一点点收拢情报,等到证据链完整得滴水不漏时,才向尤达的贵族议会发出信号。得到拉文纳市政厅的正式许可后,上百名精锐特工分成二十个行动小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同时扑向各个目标,包括富格尔和托尔克在内,所有相关人员悉数被抓,连带着夜莺刺客团也被一窝端。从情报分析到抓捕行动只用了一周时间,当托尔克在牢房里交代最后一个细节时,赫尔明根的密探们正在整理装满证物的木箱。富格尔的宅邸里搜出了大量金银珠宝和染血的凶器,刺客总部的地窖里发现了数十具被折磨致死的尸体,而托尔克本人的密室中,那份写满受贿记录的账本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整个行动干净利落得像一把出鞘的匕首,从开始到结束连血都没溅出多少。这件事很快被登在《赫尔德兰日报》的头版头条。醒目的标题写着“赫尔明根情报机构速破跨国大案”,配图是特工们押送犯人的威武画面。报纸内页详细报道了案件的来龙去脉,特别强调了赫尔德兰情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高效行动力。+j.i_n?w-a!n`c~h/i+j/i?.^c?o!m!文章最后还特意提到,国家力量会保护每一位公民的安全,哪怕是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这则报道在民众间引起了热烈讨论,酒馆里的商人们拍着桌子称赞国家的强大,学堂里的学生们将特工们的事迹编成诗歌传唱,就连市政厅门口排队办事的市民们也在交头接耳地议论这件大事。随着报纸的广泛传播,赫尔德兰民众的自豪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街头巷尾都在谈论那些神秘的情报人员如何神通广大。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能看到罪犯伏法就已经足够了,剩下的烂摊子自然有尤达方面去收拾,赫尔德兰只需要享受这场胜利带来的荣光就够了。而在尤达这边,由于这场事件惊动了贵族议会,所以自然是不能隐藏的了的,《赫尔德兰之声》也将这件事写在报纸之上,让尤达人也知道在自己国家内还有这种事情。街头巷尾都在热议灭门案告破的细节,酒馆中中流传着各种版本的传言。至于为何别国情报机构能在尤达国土上展开抓捕行动,贵族议会一方面自知理亏,另一方面急于改善与赫尔德兰的外交关系,故而对此事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政府方面仅在三日后发布了文书,称“已妥善处理相关案件”,便再无下文。 广大尤达民众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事件本身带来的震撼上,几乎无人深究背后的政治博弈。他们只知道两件事:一桩震惊全国的议员灭门案终于告破,那些作恶多端的凶手终于伏法;一批涉案贪官被绳之以法,其中包括臭名昭着的富格尔家族核心成员。拉文纳市政厅前的广场上,民众自发聚集庆祝,仿佛这场审判洗刷了整个国家的耻辱。拉文纳法院的审判持续整月,富格尔站在被告席上,鬓角白发在灯光下刺眼。法官列举其二十三项罪名:策划议员灭门案、指使袭击租界、收买法官等,证据链呈现时,富格尔瘫坐被告席,脸色灰败如石灰。法官宣读绞刑判决,旁听席响起压抑嘘声——数罪并罚的结果让昔日富商身败名裂。托尔克的审判充满戏剧性。他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