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可以趁此机会,一鼓作气,拿下焦家那处营地!”
说罢,黄昭便匆匆回了书房,开始撰写书信,而留在原地的黄轩,紧锁的眉头却依旧没有舒张开。
这件事,未必会如父亲预想当中这般的简单啊……
王朗身为当世大儒,做学问很有一套,历史上甚至孙策吞并了会稽后,都爱惜他的才华和名声,并未加害于他。
但……论起征伐,此人却无谋无断,昏招迭出!
诸葛亮曾对王朗有过一番评价,说他“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做大,遂并江东”。
且王朗手下中少数几个能称得上能人的人,比如说虞翻之辈,曾三番五次进言,都被他给推拒了。
孙策来势汹汹攻打会稽时,虞翻也曾说孙策势大,宜坚壁清野,暂避锋芒。
可王朗压根没听在耳中,愣是点齐人马和孙策来了一场决战,结果被孙策轻易拿下,从此江东归吴,再无他王朗立足之地。
想到这,黄轩挺身而起,握紧拳头自语道:“靠天靠地,都不如靠自己。依着王朗的性子,只怕此次未必能尽全功,我必须再做一手准备!”
生活不是彩排,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生逢乱世,更是如此。
失败,就意味着丢掉性命。
黄轩重生这一十四年来,没有一天不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因为他坚信,无论做什么事,事前准备每多一分,做事的成功率就高一分。
细节才能决定成败!
诸葛亮为何被封为智计无双,和庞统并称为卧龙凤雏,得二者可得天下?
并不是他有通天的法术,而是因为他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懂得信息情报,以及后勤准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