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争霸:我带着吕布打天下 > 第40章 兴建学区房

第40章 兴建学区房

“人都没地方安置了,还好?”

“侯爷,先生,得赶紧想办法啊!”

宋三郎心底比较着急。

他是负责搬迁的。

“急个什么劲儿啊?”

“你待人在鹿鸣山脚下规划一片宅基地出来,到时候把他们安置在哪儿就行。”

荆轲慢悠悠说道。

“鹿鸣山脚下?”

“人家是冲着鹅城来的,这从山里跑来,在弄到山脚下,人家图什么啊?”

“这怕是会打击百姓的积极心。”

“要是在容纳不下,我给打发了。”

宋三郎的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

“宋主簿不要慌,侯爷说在山脚下安置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侯爷,要是我没猜错,要在山脚下建学院吧。”

诸葛亮瞬间猜出了荆轲的意图。

“不错,本侯在鹿鸣山下建鹿鸣学院。”

“如此,鹿鸣山下的新规划的地域,就成了学区房。”

“眼下百姓蜂拥而来,为的不止是十两银子的安家费。”

“更想着在鹅城能有一份稳定的营生。”

“鹿鸣山下建学院,那附近的十六岁以下的半大小子和孩童们都能有书读。”

“只要识的几个字,就可以在鹅城有一份稳定的营生,你说他们还会在乎那十量银子吗?”

“到时候,怕是鹿鸣山下,都会拥去不少人。”

当初荆轲提出学区房的概念,诸葛亮可谓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天下人,熙熙攘攘皆为利。

在鹅城,只要是念过书,识几个字的,就包分配工作。

没有人不向往的。

“真是如此啊。”

“侯爷高明,高明啊。”

“只是这学院的先生,从何处去寻啊?”

别说宋三郎其实还挺认真的。

按照荆轲的想法,就是让以读书识字为分配工作的门槛。

为了提升就业率的同时,更多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人来鹅城。

至于这教书先生的水平,其实没那么高的要求。

被这么一问,突然觉得自己此前的想法有些草率。

教育是大事,马虎不得。

“张贴告示,重金聘天下大儒来学院,就按照百两黄金来聘。”

“如是大儒寻不到,你先去张罗着。”

宋三郎点头称是,但是心里暗暗叫苦。

他现在是一个人当两个人用,要是在学院也让他操心,那真是比驴都苦。

吕布一听一个教书先生就要百两黄金,心下颇为不服,“一个教书先生,值那么多?”

“不就是教书识字吗?”

“我也行。”

荆轲白了这货一眼,“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你去教什么?教人家当山贼?”

吕布本想争辩两句,旁边项羽的冷勒目光射了过来。

顿时菊花一紧,“大哥说的有道理。”

“哪个宋主簿啊,要是一百两黄金不够,就二百量,必须是大儒。”

说罢,一溜烟消失了。

这一幕,惹的诸葛亮哈哈大笑。

荆轲道,“先生,方才本侯玩笑了两句,无论是汉军来袭,还是郡守派兵来攻,鹅城的这几百人,怕是比较吃力。”

“先生有何高见?”

说归说,闹归闹。

装逼归装逼。

但汉军和政哥的大怒,真不是轻描淡写能够解决的。

一个不慎,整个鹅城便会化作灰烬。

诸葛亮喝了一口茶,摇着羽扇来回走了几步道,“侯爷无忧,亮有一谋。”

“即便是秦王和汉王派大军来,也可一阻。”

荆轲闻言大喜,“还请先生说来听听。”

诸葛亮道,“如今天下皆知,鹅城有吕将军如此一猛将,必不会和在函谷关下一样单挑。”

“必会大军挺进。”

“亮以为,可先下手为强,玩一出借刀杀人。”

“到时候,可……”

诸葛亮对项羽和荆轲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说了一番。

荆轲连连点头,“先生不愧为天下第一谋士。”

就连一向惜字如金的项羽也说了一句,“妙极!”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