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可畏啊!
就在宋祁头疼的时候,李淑却是莞尔一笑。
“陛下不必担心,您大可亲自去请这位高人回来,只是周太妃早年因为此人名誉受损,未必肯轻易告知他的下落!”
宋祁闻言,默默点了点头。
竹园。
周太妃正坐在廊中休息。
远远看见宋祁的身影,她眯着眼睛,对身后的宫女说道:“去准备些糕点来,要桂花糕和红枣泥,另外茶水要龙青的,皇帝喜欢喝。”
宫女立即下去准备。
等宋祁走到近前的时候,这些东西已经摆上桌了。
周太妃笑着道:“今日皇帝怎么有空过来坐坐?”
“太妃,朕有一事相求!”
宋祁坐下,端起面前的龙青茶抿了一口。
这味道很是醇香,外面买不到,只有在周太妃这儿才能喝到。
“哦?你且说说看!”
周太妃依靠在躺椅上,抬头示意。
“近日来,朕一直在为南部干旱一事头疼不已,虽说以前也有过干旱,但没有这次来势汹汹,朕怀疑是有人蓄意破坏天象,听闻太妃认识一位懂天象的高人,朕想问问他的下落,不知太妃可有消息?”
一听这话,周太妃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她眼角皱纹横生,看向宋祁的眼神也充满了揣摩和疑虑。
“皇帝,天象固然不可不信,但也不能全信!”
宋祁淡淡一笑:“太妃说的是。”
看来李淑猜测的没错,周太妃因为早年的流言蜚语,不愿再提起那人,更不愿将他召回来。
丧子之痛本是世间最苦痛的折磨,尤其是身处后宫的女人。
可宋祁是皇帝,就算他知道此人会给周太妃带来不可抹去的伤害,为了大魏的百姓,他也不得不坚持下去。
“太妃,不如这样,你就将此人的安乐居告诉朕,由朕去请他回来,此事若传出去,也是朕三顾茅庐请他帮忙调和天象,与太妃并无关系。”
周太妃眉头紧锁,冷哼道:“皇帝若要坚持如此,那我就无话可说了,一别这么多年,我怎知他住哪儿?”
“太妃,百姓的安康才是最要紧的事,你应该胸怀天下才是啊!”
宋祁沉声提醒了几句。
不曾想,周太妃直接瞪了他一眼,挥手道:“百姓安康乃是第一要紧的大事,皇帝赶紧回养心殿吧,多看看大臣们递来的奏章,救百姓于水火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说完这话,她一抬手,让宫女搀扶着走向了竹园深处的宫苑。
宋祁低下头叹了口气。
他从小就跟在周太妃的身边,由她一手调教抚养成人。
周太妃不争权位,贤惠端庄。
即便宋祁成了大魏的皇帝,想要封她为皇太后,她也是一笑了之,不愿接受。
只是以太妃身份在宫中养老而已。
两人从未有过争吵,也没有过嫌隙。
今天的事,宋祁也很意外。
养心殿。
宋祁将李淑叫了过来,说了方才的情形。
得知周太妃气怒,李淑也是满面愁容。
“陛下,您不可操之过急,或许那年的事情对太妃而言打击太大,骤然提起那人,又勾起了她心里的伤痛,到底是臣妾鲁莽,不该劝您去找太妃商量此事!”
李淑说着就要跪下。
见状,宋祁急忙伸出手,将她扶起说道:“不关你的事,你若不提,朕从哪儿知道民间还有这样一位高人在?”
李淑拧眉,轻声道:“太妃的心结莫过于当年那个因为流言蜚语未能降世的孩子,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必得先解开她的心结,才能问到您想要的结果!”
“若是朕即刻下令封她为皇太后呢?”
“不可,在您登基时,太妃便不愿做这个皇太后,此时再追封也是毫无意义,太妃未必会高兴,依臣妾看,您倒不如先利用容妃的母家,眼下大战在即,陛下还是未雨绸缪比较好!”
“朕的皇后凡事都替朕思虑周全!”
……
几日后。
宋祁得到任冕已经回西南的消息,不禁松了口气。
与此同时,李靖前来觐见,请求出征。
新兵操练完毕,正是蓄势待发的时候。
宋祁对他问道:“李将军,你有几成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