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客厅里,一位中年妇女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
妇女一身粗布碎花棉袄,头上抱着一个围巾,胳膊下夹着一个包裹,小女孩头上带着老虎帽,一手牵着妇女,另一手攥着一串糖葫芦,小腮冻的通红,一脸害怕的看着我们。
我跟沈正南走下来后,那妇女朝我跟沈正南腼腆一笑。
“您就是沈老爷子吧。”
沈正南点点头。
“嗯,你是?”
“俺是赵大伯的侄媳妇,俺这次来是带大伯的尸骨回老家安葬的。”
“安葬?”
那妇女红着眼道。
“嗯,几天前有人捎信回老家,说大伯在津城遇到了意外,让俺们来把尸骨带回去。”
“哦,快请坐,似水去拿点糖果。”
落座后,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这妇女确实是赵康的侄媳妇,赵康本是关中人,家中兄弟三个,赵康排行老大。
当初家里穷的实在揭不开锅了,赵康就外出闯荡,后来遇到了沈正南,一跟就是几十年。
自从跟着沈正南出来闯荡后基本没怎么回过老家,父母早在很多年前过世,这些年赵康更是很少回老家。
但是赵康每年都会往家里寄钱,前几年赵康的两个兄弟也先后过世,老家没剩几个人了。
赵康因为一生未娶,死后无儿无女守丧,所以便提前让人捎信给老家的侄子,可是侄子身患重病卧床不起,身为侄媳妇的女人便来到津城,要把赵康的尸骨带回去。
听完后我跟沈正南心中很是难受,没想到赵康的老家还有人,之前从来没听赵康说起过。
我也一直以为赵康是独身汉,自己一个人。
沈正南听完后。
“赵康是我的好兄弟,我已经为他在城西的公墓选好了墓地,您看能不能让赵康留在这里?”
那妇女脸露难色。
“沈老爷子,俺知道您是个好人,赵大伯的来信中也时常提起您,我也知道城里的公墓很好,但是带大伯的尸骨回老家安葬是赵大伯的意思,所以……”
沈正南点点头。
落叶归根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无论你在外走的多远,无论你在外多长时间,死后都盼望着能回到老家,回到自己的祖坟内,那里有自己的先祖,自己的家人。
沈正南也明白这个道理。
“也罢,落叶归根是每个人都想要的。”
然后冲身边的伙计招了招手,那伙计从里屋抱出一个骨灰盒,盒子上贴合赵康的照片。
那妇女看到骨灰盒的那一刻,扑上去就哭了起来,小女孩看到妈妈哭后,扔掉手里的糖抱在妈妈身上也哭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尤其是看到骨灰盒上赵康的照片,我心中非常的伤感,回想跟赵康相遇的点点滴滴,内心有一种无奈的惆怅。
沈正南更是长叹一声,眼泪滑落眼角。
沈似水将那妇女扶了起来。
“大姐,人死不能复生,保重身体最重要。”
沈正南从兜里掏出一张存折,
“这是赵康这些年的积蓄,总共一百五十万,我添上五十万凑个整,总共两百万你带回老家,分给赵康老家的人吧。”
那妇女擦擦眼泪接过存折。
“沈老爷子,我想向您打听个人。”
“嗯,你说,只要是沈阳道上的人我都能帮你找到。”
那妇女皱眉想了想。
“你认识一个叫秦风的人么?”
沈正南微微一怔看向了我,我也是微微一怔,找我?
我起身冲那妇女道。
“大姐,我就是秦风,找我何事?”
那妇女将胳膊下的包裹放到桌子上。
“半年前赵大伯将这样东西送回老家,俺们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您放心我们从来都没有打开过,前几天大伯的在信中说把这东西交给你,俺这次就给您顺便带来了。”
给我的东西?而且还是赵康半年前存下来的东西,我有些迷惑也好奇。
沈正南道。
“秦风,既然是赵康送你的东西,那一定是你所需要的,打开看看吧。”
我怀着疑惑忐忑的心情解开包裹,里面是一个精致的楠木盒子。
我小心的打开盒子,当里面的东西漏出来的时候,我震惊的连退几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沈正南看到我惊讶的样子,俯身查看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