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感觉在做梦,他把500文花的一干二净,买了粮食、油、盐、糖、还扯了一丈长的布。
那布上面印着大朵大朵的花,红艳艳的,每一朵比他的脑袋都大,娘子肯定喜欢。
其实这个布就是农村大集的时候卖的那种布,年轻人嫌难看,拿到这里却是好东西。
出来的时候,赵思齐做主借给大郎一个小推车,大郎才把东西推出来,要不然将近200斤的东西打死也背不回家。
\\\"出来了!\\u0027有眼尖的人喊道。
两边的商铺里。许多人把脖子伸出窗口看向从宫门口出来的大郎。
他出来的时候居然拉着一车的东西,手里还抱着一块通通的布。
大郎一脸傻笑,嘴角都快扯到后脑勺上去了。
刚离开宫门,一家茶水铺老板把大郎拉进自己店就问:\\\"这些你花多少钱买的?\\\"
\\\"你手上那块布什么价格?\\\"
\\\"粮食真的两文一斤?\\\"
.....
大郎这才回过神,艰难的从掌柜手里抽回自己胳膊,胡乱的点头应道:\\\"真的,真的,我用我闺女的长命锁换了这一车粮食,没钱的还可以用物件去换钱再买。别拉我了,我要回家拿钱再来买。\\\"
这句话一出,人们立马消声,然后快步向宫门走去。
大郎一路走回家,颇为艰难,一路上总有那紧闭的大门打开问他粮食怎么来的。
大郎走了一路解释了一路,回到家家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昏迷了。
赶紧煮粥给家人灌下去,半个时辰后,家人才陆陆续续的醒了过来。
一家人有了力气,大郎妻子翻出自己的陪嫁银镯子:\\\"走。再买去,那么好的粮食不买就是傻子。\\\"
两人出门,大郎用推车推着妻子往大街上走,就这么一会,街道上已经是人挤人,整个京城都动了起来。
这从开始打到现在快两个月了,没有几家人家里还有存粮,这会走在街上碰见相熟的相互招呼着,
\\\"你也去买粮食?\\\"
\\\"是啊,我还要买些盐,这不吃盐人没有力气。\\\"
还有人神秘兮兮的说,
\\\"听说了吗,这些粮食是给我们专门准备的,那些粮商粘都别想粘。\\\"
\\\"是啊,这新皇爷仁慈,管我们死活。\\\"
还有人咬牙切齿的骂道,\\\"杀千刀的粮商,一斤米要我三贯钱。\\\"
唐清溪开始也不敢放开卖,害怕把粮价冲击下来,那些老农就更没法活了,自己是农村人,知道农民的不易。
武帝才告诉她这天下是打下来了,可是也里里外外烂透了,全天下除了世家大族,哪哪都缺粮食。
他也就能让让自己的禁卫军吃饱,外面的军队都是一天两顿稀的,骗骗肚子。
让唐清溪放心大胆的卖,就让百姓们当是菩萨下凡,普度众生来了。
京城外10里地,流民营。
这些流民靠着一天一碗捞不出几粒米的粥续命,打霜的天气身上就裹一块布,一天天的挨着,活到哪天是哪天。
今天的粥已经施过了,流民们躺在地上,身下就垫着几根草,混浊的目光看着天空。
张文书一动不动的躺着,任凭妹妹饿得直哭,也没有办法。心里想着这读书明礼有什么用呀,还不如有一把子力气,至少可以护住家人。
他家原先也是诗礼传家,这先是天灾,后是人祸,爷奶年纪大了,病死在逃荒的路上,父母把最后的粮食给了自己和妹妹,叔伯不知道什么时候走散了,挣命一样走到京城,一家几十口人只剩下他和妹妹。
忽然,流民营门口热闹了起来,有官差推来大袋的粮食,打开袋子,\\\"哗啦\\u0027一声半袋子白花花的大米倒进锅里,没有沙土,没有糠,白花花的大米,又倒了半袋子盐进去。
不一会,一排几十个锅就煮起粥了,张文书不敢离得太近,拉着妹妹蹲在几米远的地方死死地盯着锅里的粥。
锅里的粥的味道慢慢的散发着出来,张文书现在什么都不想就一个念头,他饿!极力的控制住自己不要冲上去抢。
不时有受不了诱惑的流民冲到锅边,被官差不客气的打了回去。
不一会粥好了,张文书带着妹妹领了一大碗粥,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