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暑下饭,冰冰凉凉,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卖凉皮凉面,还有好次的凉粉哦!”两只团子帮着一块吆喝。¨丸\夲+鰰\颤¨ ·芜\错¢内·容^
声音清脆,吐字不清,很快吸引来不少看热闹的家长。
“瞧两个孩子,真可爱!是双胞胎吧?”
“肯定是嘞!这么小年纪就知道帮家里卖东西,真聪明。”
“凉皮凉粉?那是啥,没听过,咋卖的?”
苏琬一面盛好一碗凉粉,一面招呼说道:“凉皮凉面一毛七小碗,两毛大碗,二两粮票可以便宜两分钱。”
“凉粉一毛五一碗。”
凉粉成本最低。
毕竟山上大把木馒头,属于白捡。
一碗红糖水,成本五分钱顶天。
不过凉粉有些费工,所以卖一毛五一碗,也没贵到哪里去。
眼看苏琬倒出一整碗红糖水,周围人忍不住咂舌。
“红糖水!一毛五这一碗,好像也不咋贵。”
“那个软乎乎的是啥?凉粉?能免费尝尝不?”
苏琬微笑,“大姐,咱们都是小本买卖,赚得少,免费尝一人来一碗,那不得亏到裤衩不剩?”
周围一群人被苏琬幽默逗笑。·9*5·t`x?t...c\o!m*
最先开口那个大姐,是真有些好奇。
她不差这一毛五,当即给钱,来上一碗。
大姐端起冰粉,拿着勺子往嘴里舀。
入口冰冰凉凉,驱散酷暑炎热。
“咋样啊?好吃不?”
“好吃的话,我也来一碗。”
“加了红糖水,肯定好吃吧?”
围观人群急切,想知道味道咋样。
大姐一边大口往嘴里舀冰粉,一边忙道:“再来两碗,等下我家那两个丫头放学,也让她们尝尝。”
“我也要一碗!”“我要两碗。”“多倒点红糖水!”“我那碗凉粉多点。”“…”
一时间,人群热闹,小摊被紧紧围住。
趁着大家买凉粉功夫,苏琬又推荐凉皮和凉面。
有些人还肚子饿了,当即买上一碗,坐在旁边桌子上吃。
顿时又勾起不少人馋虫。
短短半个小时,冰粉售空,凉皮凉面只剩最后十份。
这还是苏琬他们在家,每样都准备一百份的情况。*天/禧′晓*税`蛧_ !哽?欣′蕞·快-
照这样势头,以后每天卖出去五百份,不成问题。
可惜,庐县一中门口,也不是每天都这么热闹。
三样小吃里,卖得最好的,还是凉粉。
到后面,几乎都是来问凉粉还有没有的回头客。
苏琬只能笑着一一解释,今天卖光了,要吃,得等明天。
或者等过几天,街转角那家店铺开门,可以去店里吃。
众人带着失落情绪离开,只能不断回味凉粉味道。
有些家住庐县县城的,想着明天一定早点过来排队买凉粉。
半个小时功夫,三十多块钱到手。
凉皮、凉面卖光。
苏琬准备收工回家。
这一趟,赚得盆满钵满。
明天再多准备些,应该也是能卖的掉。
以后每天在学校门口卖一阵,相当于又多一笔进项。
正当苏琬苏强两人收拾东西时候,庐县一中门口,两个中年男女,有说有笑推着自行车走出来。
男子自行车后面,还坐着个高中生模样丫头。
“晚上想喝鸡汤,等下路过供销社瞅一眼,看有没有老母鸡…”朱小凤兴致勃勃。
自打烦人的老太婆潘金燕回乡下,她的日子,别提有多畅快。
“妈,我想吃炸鸡腿。”苏娜坐在苏义文自行车后座上,连忙发表意见。
“行,鸡腿留着不炖汤,给你炸着吃,回去让爸做。”朱小凤笑吟吟,看向苏义文。
“嗯。”苏义文心不在焉应了声。
目光直勾勾盯着一个方向。
朱小凤感觉到异常,顺着苏义文目光看过去。
“那不是苏琬?还有你三哥家苏强?他们干啥呢?咋摆摊摆到这地方来?”
“这怎么能行?到学校门口卖东西,也太丢人了吧。”朱小凤语气逐渐不善。
“要是让我同学知道,我有个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