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快穿之有女如芸 > 第118章 再入仓河

第118章 再入仓河

略显空荡的厢房内。

钱俪云和春桃、桑瑜三人在屋子里忙的团团转。

准确来说,是桑瑜边忙边指挥着两个没怎么用过织机的干活。

等她们把线都安放在了它们该在的地方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盏茶的功夫。

往后就是桑娘子独自操作了。

正好主仆二人还从未见过别人是怎么织布的,于是兴致勃勃的围在一旁观察。

桑瑜数日没有织布,早在刚才看到这架子时就有些手痒。

待她最后调整一番后,便拿着梭子开始织布。

动手不久就发现了这架织机最大的妙处。

钱俪云把机器的面积设计的大了,自然是有她的道理的。

首先一点就是解放了织娘们的身体。

布坊现如今使用的织机因为体积小,所以织娘们工作时只能被困在小小的架子里忙活。

如今改大后,不光增加了它的稳定性和功能性,桑瑜织布时也只需要注意面前丝线的位置,就能稳稳的让梭子在其间来回穿梭。

等到半个时辰后,她才意犹未尽的停了手里的动作。

她身前的卷布辊上已经有了不短的布料。

果然,检验机器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践。

有了桑瑜的这番折腾,钱俪云根据她提出的一些意见进行调整。

没几日功夫,最新版的织机终于做出了成品。

二人都很高兴,因为这意味着钱俪云的布庄终于可以开始进行下一步了。

次日一大早,钱俪云就亲手写了一页募工告示让人张贴在了新铺子的大门前。

只是这种方法还是有些慢,她沉思片刻便招呼春桃去找来马车,自己稍作收拾便出了院子。

上车坐稳后,她嘱咐车夫道:“去仓河村。”

很快车子便稳稳地移动起来。

这次还是春桃作伴,她将柔软的抱枕塞到钱俪云的身后才开口询问道:“小姐可是打算去那里为布坊招人?”

钱俪云道:“之前几次去,我观那村里有不少妇人留在家中侍弄田地,如今他们村的男子大多都回了家做活,咱们这时候去招人想来应该会有些愿意进城的。”

春桃点点头。

她清楚城里的人家要不是真的家中困难,少有妇人愿意出来做工的,小姐这么试试总是要比干等着强上不少。

二人来到地方下了车。

钱俪云这次没提前和里正他们打招呼。

即使如此,在走进村的那一刻,就有眼尖的认出了来人是谁。

男人们见她们是女子不好上前随意搭讪,女子却没那么多要顾及的了。

一穿着粗布衣裳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起身向二人走来,在她的身后还紧跟着几个年轻些的女子。

看模样,这老妇人应该就是这一群人里能做得了主的那位。

她走近观了下二人的容貌,随后带着可亲的笑容道:“刚才还怕是认错了,没想到果然是东家来了,您要不要上家里坐坐?里正那里我让人去说声就是。”

仓河村的村民自从开始为钱家做工后,就自发的称呼钱俪云为东家,也免去了众人不少纠结。

钱俪云此次前来的主要目标就是这些妇人们,此番提议正合她意。

她点头后和老妇人温声道:“如此甚好。”

这阵子正是农闲的时候,再加上临近过年,平时喜欢出门唠嗑的人挺多。

此时见到有陌生面庞进了村,不少好奇心重的就跟了过来。

于是人数渐多的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抵达了老妇人的家中。

“呀!怎的来了这么多人?”

院子里的房屋门口,一位年轻的妇人似是听到门外的嘈杂声出门查看后惊呼道。

有村民回她:“我们大伙儿跟过来看看待会儿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

路上钱俪云就晓得这位打头的老妇人姓孙,村里的小孩子都亲切的称呼她为孙婆婆。

孙婆婆育有两子一女,和丈夫相处和睦,是附近的有福之人。

后来村里生活艰难,她的两个儿子先后去了城里做工,如今钱俪云包下了村子的田地,日子有了盼头,儿子们也在不久前回村安定下来。

所以村里不光是孙婆子,不少人都对给村里带来这般变化的钱俪云很是感激。

孙婆婆的大女儿早就嫁去了隔壁村子,寻常难得回家一趟,想来面前这位妇人应该就是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