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迅捷无匹的向己方行来。
此时月明星稀,陈昀立在船头,脸色微变,示意旗舰暂停行进,而周围护卫小艇上前。
有将领追得兴起,便不服道:“为何不乘胜歼灭?”
陈昀也不生气,只淡声道:“诸位有所不知。我在福建与海寇海战三年,于天象略有所知。诸位看此刻风速减缓,大艇就不够灵便。此刻若是被小艇追上,再为火箭所袭将帆布烧去,就来不及了。”
话音未落,那些追来的船只上果然开始源源不断的射放火箭。幸好陈昀早有准备,竹筒做成的水龙开始往帆上喷水灭火,与此同时,有越军小艇靠近了对方,双方船只一撞碰,立刻跳上对方甲板,开始厮杀往来。
越军因前日大破马贼,在肉搏中也不再畏缩惧怕,加之己方人多,更是勇气大增,不过小半个时辰,竟将敌人消灭干净。抹了抹脸上血迹,这些士兵站立在船甲上回撤之时,一个个时不时查看自己手上刀刃,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手刃了敌军。
回到军营之后,人人均是兴高采烈。陈昀见张敬呆呆坐着,笑道:“大人不喝上一碗么?”
张敬脸色变幻数次,终于站了起来,大袖一甩,声音虽大,却带了些战栗:“陈大人,你……明知朝廷曾下禁令,不可与真烈开启战端,还……如此行事!你!你!你!”
连说了三个“你”,张敬忽然想起此次打了胜仗,就算想要责怪,也无从说起,只怕皇帝还会大赏——这样一想,面子上愈发的挂不住,拂袖而去。
众将面面相觑。
其中一人大着胆子问道:“陈将军,战前你不是说……”
“吴相确实关照下来,不可轻启战事。但是诸位不用担心。若是战败,陈某自当一力承担。”陈昀淡淡一笑,面沉若水,仿佛说得不过是一件芝麻大的小事,“战胜,实乃诸将之功。我自当上报朝廷,为诸位请功。”
一时间营帐中只剩飘影不定的烛光,和人人强自抑着的呼吸声。
这一战,实是激发了诸将的血性。长久以来,武将在朝廷上不得志,对真烈又惧之如虎蛇,这口窝囊气憋到今日,终于算是稍微纾解了些。
而这位新来的陈大人,既不贪功,又有胆识,着实和以前见过的统领大不一样。
片刻之后,那人长身向陈昀一揖:“日后赵潜跟随将军,死战为国。”
又陆陆续续有人站起来,向陈昀行礼,声音极轻,却又沉重:“愿追随将军,死战为国。”
陈昀一动不动坐着,清亮的目光深处滑过一丝动容,受完诸将之礼,方站起,慨然道:“诸位都是我大越热血男儿。护我国土、不受外族欺凌,将来跨过淮水,收复失地,陈昀愿与诸位一道,不死不休!”
这并不起眼的一战,史书上作如下记载:
昀风骨伟岸,御军严而有恩,屈诸将,使士兵争为之服役。经此一战,帅得士死力。越军风俗为之一变。
阿思钵赶到颍州之时,恰好听闻前方与越军接了一小仗。他的脸色微微带了几分不豫,下马之时一言不发。一旁候着的颍州知府与诸将都瞧出这宣抚使大人心情极差,唯唯诺诺的将他送进府中,便告辞。
入夜,有仆役上前来问在何处用膳。
阿思钵想了想,折廊右转。他虽不说话,可手下人自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忙忙的去准备了。
谢绿筱自烛火前抬起眉眼,登时表情一沉,转身背对着他而坐。
下人布完菜,便悄声退出去了。
阿思钵在桌边坐下,拿了碗筷,慢慢的夹菜细品,神态甚是自在。
谢绿筱重病初愈,本就无甚食欲,加之这饭菜香味颇浓,她便皱了皱眉,往一旁躲开,只把窗打开了。
“又发什么疯?既不吃饭,还要坐在这里吹风?”他的声音在自己身后沉沉传来,长臂一伸,又把窗关上了。
“吃完了就快走。”谢绿筱靠着锦榻坐下,皱眉道,“一屋子肉的味道。”
他重又在桌边坐下,闻言便一顿,笑道:“那你爱吃什么,我让人去做。”
“不论是什么,但凡你在我身边,我都吃不下。”
阿思钵笑笑不语,大约是刚刚沐浴过后,他乌黑长发未干,便拿了支簪子随意挽起,清雅俊美。他吃得甚慢,很是斯文,最后唤过侍婢,漱了口,又取锦帕拭了拭手,才笑道:“你真不吃?”
谢绿筱依然不语,他便转头道:“言姑娘不吃,撤了吧。”
等到侍婢给屋内重新熏了香,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