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喜欢甜食,厨房送的不会多,肯定没吃够。”
“是,主子。”
玉簪会意,知道多半莫瑾言要给向姑姑和陈柏交代“清修”一事,上前端了盛有甜水馍馍的盘子就退下了。
“陈管家,向姑姑,不介意我先用饭,再和你们说话吧。”瑾言端了瓷碗在手,最近她常以米粥代替饭食,通常就两口鲜蔬就算一顿。特别是晚饭,不喜欢用太多油腻的,清清淡淡,倒觉得胃上舒服。
“哪里哪里,夫人您随意就是。”
“是啊,夫人您别介意咱们,先用饭吧。”
说着,向姑姑和陈柏互相看了一眼,倒觉得莫瑾言不做作,真性情。
临近年节,以往侯府里虽然收许多节礼,但没个主事的人,陈柏只能送张帖子算回礼。现在有莫瑾言当家,一样样安排的十分恰当,不但侯府的脸面做足了,连带下人们都有些期待正月的春节到来。
只可惜,这样的一个当家主母就要“撂挑子”了,以后侯府恐怕又要像从前一样冷清没人管了。
自顾喝了几口粥,瑾言才放下碗,见向姑姑主动上来替自己添饭,摆手示意不用了:“行了,就这样吧。辛苦两位过来,也该说正事儿了。”
一听,向姑姑和陈柏都同时眼神一暗,总期望那翠翘和舒眉所说的不是真的。但看莫瑾言一副早有准备的样子,他们也知道多半没有悬念了。
果然,莫瑾言紧接着就语气平和地启唇,把她如何向侯爷请求前往清一斋避世清修,准备吃斋念佛为侯爷祈福一事说了出来,也顺带告知了两人,她明天一早就会搬离内院正房,直接住进后山。
不给向姑姑和陈柏打岔的机会,缓了口气,瑾言又继续道:“我是过去清修,所以只带玉簪一个在身边帮衬就行了。紫菀她们三个小的,就拜托向姑姑照看了,具体怎么安排,稍后我会仔细说给二位听。除此之外,翠翘我准备放她出去嫁人。她会给十两银子的赎身钱,我从嫁妆里支一百两银子给她,算是嫁妆。向姑姑,陈管家,你们能帮翠翘找到好人家,就疏通疏通吧,看她自己的意愿就好。至于舒眉,她想留在府里,那就让她回厨房吧,升为二等,好歹是我院子里出去的人,不能亏待。”
“夫人,奴婢都记下了。”
向姑姑点点头,看着莫瑾言把身边的人安排的十分周到,只觉得遇上这样一个主子不易,心下更是不舍:“夫人您准备清修多久呢?”
“是啊夫人,府里没个主事的人,也不像个家了。”陈柏也感慨着,不由得摇头叹气,这句话亦是发自内心,并非恭维。
“侯爷已经渐好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相比向姑姑和陈柏的欷歔不舍,瑾言却语气豁达:“你们俩是侯府内外的支柱,应该都收到消息了。虽然侯爷暂时不会露面,但他的病有了起色,总归是有了希望。这景宁侯府,需要的是景宁侯,并非是我这个续弦的夫人。至于清修到什么时候......随缘吧......”
明白劝也无用,更猜出来莫瑾言的“自愿清修”有些内情,向姑姑十分慎重而且严肃地点点头,开口道:“夫人,您搬去清一斋之后,也是咱们侯府的主母。您放心,一应用度一样不少,一样不差,和现在不会有任何区别。您若是有其他需要,比如建佛堂,各种经本,还有诵佛的珠子,檀香,或者抄写经文的文房四宝等等,无论巨细,您只要吩咐玉簪一声,奴婢都会为您准备妥当的。”
“多谢向姑姑。”
瑾言也站起身来,对着向姑姑颔首点头,算是谢过她的殷勤:“跟着我过来的三个小的,紫菀、锦葵,还有绿萝,她们年纪尚小,我想让她们去绣房,就由向姑姑亲自带着,学习女红绣工,等五年后,她们都十五了,还请陈管家帮我物色三个品貌皆优,家境不错的好人家,让她们可以嫁的好一些。拜托了!”
说着,瑾言朝着向姑姑和陈柏施了一礼,以示慎重。
陈柏不敢受,赶紧屈身做了个虚扶的动作,向姑姑更是上前伸手扶住了莫瑾言,在一旁附和:“夫人不用如此大礼,您的人,奴婢和老陈都会用心照看。旁的不说,虽不如高门大户的小姐们那样娇养着,却也不会委屈埋没了紫菀她们三个的。将来嫁人,更是要一等一的好人家,让她们风风光光地从侯府出去。”
陈柏更是拍着胸口保证:“夫人放心,家生子,或府外庄子上的,必定挑最好人品,最好相貌的给紫菀姑娘她们。若是看不上,身家清白的府外人家,小人也能找出一大堆好的,让三个姑娘自己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