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还抽得满头开满血花!
查罗自己也呆了。一路上,他虽然在涞源龙门货栈吃过暗亏,但是这样当众被人像奴隶一般鞭打,这还是第一次!当即猛然转身,满眼喷火,伸出舌头舔舐着脑袋上流下来的鲜血,就像一头野兽,准备咆哮着扑向高三郎。
不等他扑过来,高礼照着他的膝盖又是一顿猛抽,直到查罗扑倒在地才肯收手。
苏哈和阿尔斯楞见状,口中嘶吼着骂着极其恶毒的北狄咒语,还张牙舞爪地向高礼扑过来,却被吕梁也照着膝盖猛抽了几鞭子,直到把他们都抽翻在地!
三个北狄人滚做一堆,嘴里还不干不净,仍然做困兽犹斗。
高三郎高礼纵马上前,从弟弟高信的后背取过弓箭,对着远处半山上的一块陡立的岩石,“嗖”地一声射了出去。
那箭羽带着浑厚刚劲之力和肃杀狠戾之气,呼啸着破空而去,“咚”地一声,射到岩石的上端,石子和火花四处喷溅。
高三郎怒喝道:“北狄豺狼,不服来战!”
“北狄豺狼,不服来战!”吕梁也怒喝道。
说话间,忽听得远处半山上那块身中利箭的岩石上,稀里哗啦传来石头不断崩裂、脱落的声音。须臾,只见陡立的岩石上端突然出现了一个圆圆的石洞,望去透光见天,灼灼刺目,犹如苍龙衔珠,光芒四射!
苏澜猛然一惊,忽然想起了一个关于杨六郎的“一箭三川”以及“箭眼”的故事。
传说,杨六郎率领杨家将和辽国交战,打到黑石岭后,两国在唐县谈判议和,重定国界。杨六郎提出,以他射箭落地为准,要让辽国再退一箭之地。辽国使臣心想,你杨六郎再有本事,一箭射出也不过百八十步,国土大小,何在乎这百八十步?就答应了。谁知杨六郎箭一射出,到百八十步正要落地时,从远处跑来一只白兔,叨起快要落地的箭直向北跑去。那箭过涞源,入飞狐,穿过峰顶圆洞“箭眼”,经蔚州城到了阳原,白兔嘴一甩把箭插在阳原的山上。那箭用手就是拨不出来。辽国无奈,只好兵退阳原以外。
之后,当人们一提到唐县的“插箭岭”,蔚州飞狐峪中的“箭眼”,蔚州城内的“箭道口”,便自然会想起杨六郎“一箭三川”的故事。
虽然大成是历史架空朝代,但是高家三郎一箭射穿岩石,留下“箭眼”美名,却是和前世的历史有所契合!
苏澜激动不已。她眼珠转了转,对高信和乔桃儿嘀咕了几句。两人听了,眼睛一亮,立刻高歌道:
“太行八陉飞狐陉,
四十里来黑风洞!”
三郎一箭射三川,
保家卫国威名扬!”
歌声嘹亮,传扬大成!
查罗、苏哈和阿尔斯楞都惊呆了。高三郎在他们面前,射穿岩石,一箭三川,真乃神射手啊!
北狄人最敬服的就是英雄好汉!因此,他们看三郎的眼神既有惊讶和敬佩,也有害怕和折服。
此后,高三郎的名讳成为了他们的梦魇。
当然,今日之一箭,来日之梦魇,为日后的铁血故事埋下了伏笔!
队伍准备启动。高三郎和于小宝继续担任前锋,王腾和吕梁担任中锋和侧卫,樊跃和杀四担任后卫。
这时,苏澜无意中发现,之前脱离大队已经远走的那辆青帷马车不知怎么又回转来了,而且是两名袒胸露背、乱发虬髯的护卫在前面驾车。他们受了重伤,鲜血淋淋。而且少了那个驾车的年轻侍女和护卫骑着的两匹马。不过,青帷马车内,女子的哭声仍然没有停歇。
见苏澜疑惑,于小宝解释道:“我和三郎听到号声,已经快到飞狐峪北口了,我们立刻回马驰援,结果在一炷香发现了那辆青帷马车,当时,狼群对着他们扑咬、撕扯,那两个汉子都受了伤,而且他们的马已经倒毙,那驾车的女子也被狼群拖下了马车,骨肉分离……”
队伍继续前行。不久,高三郎派人来报,他们已经到了一炷香。此地离四十里黑风洞飞狐峪的最北端北口不到十里。
众人无比亢奋,加快了进程。
不久,他们来到一处峡谷。这里山石山峰既有黄土高原上土石风化的特质,又有太行山奇峰险峻挺拔的气韵。山路随崖,忽东忽西,千嶂万壑,奇形怪状。突然间,一座山峰如擎天柱石挺立,高达三十多米,直冲云霄,雾盘云绕;下垂谷底,巍峨壮观。正是大名鼎鼎的“一柱香”。传说李广、杨六郎都曾在这里拴过马,故又称将军拴马柱。
还有传说,南来北往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