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溪推门进来,杜大娘立刻闭嘴,换上一副笑脸:“哟,小溪回来了?”
“杜姥姥,这些天辛苦您了,现在我回来了,您可以歇歇了。”童溪笑嘻嘻道,假装没听到她之前说的话。
“小溪,你总算回来了!”张大花松了口气,她坐了二十几天的月子,真是听够了她娘的唠叨。
“小三子,快点过来让娘好好看看。”她的目光转向小儿子,小三子迟疑地站在原地没动弹,小孩子忘性大,对于这个娘的印象已经比较淡了。
见小儿子跟她生疏了,张大花眼眶就有点儿红,然后又看向后面,结果……没看到大龙。
“大龙呢?”
“哦,是这样的……”童溪大概解释了一番,杜大娘在一旁听着各种羡慕嫉妒,她孙子咋就没这命呢?
张大花一听大儿子有这运气,顿时来了精神,童溪哪怕再有出息,毕竟不是她肚皮里爬出来的,将来一旦远嫁,能想到娘家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少。
小儿子倒是跟了流风仙师做徒弟,可她知道仙师那都是居无定所的,过个两三年,流风仙师或许就会带着小儿子云游四海去了,她身边可依靠还就只有大龙。
现在大龙出息了,跟着老秀才学画画,将来最不济也能在县小学混个美术老师当当,虽说美术是副科,那美术老师可也是国家正式职工,待遇肯定也不能太差。
“小溪,等你们这次开学,我跟你爹要亲自去一趟县城,给大龙他师父送点礼,旧社会都兴给先生交束脩,现在虽然是新社会,可也不能白让人家教咱们的娃。”张大花急切道。
“行,那你得先养好身体再说。”童溪道。
本来对这个妹妹她其实也没什么感情,但既然已经生下来了,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所以她也给小妹妹买了几罐奶粉回来。
想着杜大娘虽然嘴巴不好,但这些天伺候张大花月子也算是辛苦了,就把带回来的檀香皂分了她两块,还给了她几个涂山红让带着路上吃的肉包子。
临走的时候,张大花又让她娘拎了二十个鸡蛋和一包红糖回去了,鸡蛋和红糖都是村里人送的。
这时代谁家生了娃,关系熟的就会送鸡蛋、红糖、花布啥的做礼物,村里人送的最多的自然是自家产的鸡蛋,童宝柱家现在闺女出息了,张大花生娃送鸡蛋的自然就多些。
杜大娘得了好处,就眉开眼笑地拎着柳条编的篮子回去了。
小三子对比自己小不到两岁的妹妹很感兴趣,围着她转来转去,不时地伸出指头去戳戳小妹妹的脸蛋儿,口里直叫唤:“妹妹,软!”
“臭小子,轻点儿,月娃子的皮肤可不经戳,要是戳破了皮儿,妹妹该哭了!”流风就训斥道。
小三子还是继续乐此不疲地戳妹妹的脸蛋儿,只是下手轻了许多,几乎是一碰到就缩回了小手指,看得众人哭笑不得。
童宝柱下工很早,最近天冷,地里没啥活儿,加上婆娘在坐月子,所以他就回来的早。
一看闺女回来了,他也乐颠颠的,怕闺女累着,主动端着尿布去洗了。
童溪发现,她爹对这个小妹妹似乎格外地用心,连换尿布这种事儿他都亲自动手了,之前对小三子他可没这么用心。
难道她爹转了性子?还是年纪大了变得有爱心了?
这念头也就随便转了一下童溪就抛在脑后了,她忙着呢,一日三餐,还得额外再做两顿红糖荷包蛋给月婆子吃。
张大花一边吃荷包蛋,一边眼泪汪汪。
“你咋了?”童溪问。
“我想起生大龙那会儿,家里困难的,一天连一个荷包蛋都吃不起,你奶奶他们那边根本不管我,我娘家也就送了六个蛋过来。
那时候村里人都觉得我们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没几个人愿意跟我们打交道,走的近的只有两三户人家,他们日子也都过得艰难,一家只送了两个个蛋……”
张大花说起那段日子,又是委屈又是伤心。
童宝柱那会儿也的确没办法,从那边分家出来单过后,样样都需要花钱,童溪她娘去世后,他一个人带着孩子就更难了。
后来好容易攒了点钱,娶张大花进门花了个干净 ,所以童大龙出生时,家里日子正紧张呢。
“好了,苦日子不是都过去了吗?咱家现在好好的,大龙和小三子以后都会有出息的,也会好好孝敬你们的。”童溪淡淡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但谁也无法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