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轻轻点了点头,便默不作声。
上课铃声响起后,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一手拿着书本,一手端着茶缸,走进了教室。
班长林诚突然喊了声‘起立’。
于是,苏巧跟着同学们一起,起身朝老师鞠躬,喊了声‘老师好’。
“好好,都坐吧。”周老师放下书本和茶缸,双手撑在讲台上,朝下面扫了一圈,微笑道,“首先,欢迎你们来到高一(2)班这个新集体。
我姓周,是你们这个班的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
班主任做了简单的介绍后,拿了花名册开始点名。
点名,也算是让全班同学有了个初步的认识。
之后,就正式进入主题班会,主要就这学期的学习和生活,做了一些规划和指导。
一堂课时间很快。
最后,班主任下达了大扫除的任务。
一个暑假过去,学校不但教室、厕所要打扫,操场那些杂草啊也都要清除。
上午,高二高三年级的,已经在干了。
高一年级新生,划到的区域少,留到下午干。
于是,上午就这么简单的过去了。
放学后,苏巧骑上车子,在校门口看到了陆淮生。
陆淮生那修车铺,其实就在一中对面的路上。
他朝她走了来,“怎么样?还适应吗?”
“还行啊,上午没上课,就听老师讲话了。”苏巧笑道。
没看见他车子,她好奇的问,“你车呢?”
来时,明明他跟自己一起骑车来的。
陆淮生笑,“在铺子里呢,我们上午在操场除草,放学的早。”
他刚才看见高一年级放学,就过来找苏巧的。
“去我家吃午饭吧?”
苏巧摇头,“不用,今天,我第一天开学,我妈肯定做了好吃的在家等我呢,我得回去了,对了,老师让下午带镰刀或者锄头什么的到学校,我家没有,你那有吗?”
“嗯,你回头直接来我家,我等你。”陆淮生道。
苏巧就放下心来,“成,那我吃完午饭就过来找你,我先回了。”
打了招呼,脚下一蹬,她骑着车子,就穿过了马路,拐进了另一条路。
骑车,也就七八分钟的路程就到家了。
一进院子,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
苏巧通过这些香味,立刻就能猜出中午做了哪些菜。
她忙停下车子,一边在水龙头那洗手,一边就喊,“妈,我回来了。”
“哎呀,巧巧,回来了。”赵玉兰掀开门口的纱帘,走了出来,喜滋滋的问,“咋样?新学校还习惯吗?”
“习惯啊,都是上学,在哪儿都差不多。”苏巧甩了甩手上的水,问,“做啥好吃的了?老远就闻着香了。”
“也没啥,就是你爱吃的几样。”赵玉兰也洗了个手,然后,将炉子上闻着的饭锅,端进了屋子里。
屋子里,电扇开着,很清凉。
小桌子上,摆着红烧鱼、冬瓜排骨汤、焖茄子、炒鸡蛋。
虽然只有四样菜,但是,在这个年代,已然是小康生活了。
就算在一年前,赵玉兰和原主娘俩,一天还只能喝稀饭啃黑窝头呢。
苏巧有点渴了,就先盛了一小碗的排骨汤喝了。
喝完,赵玉兰才又给她盛了饭。
吃饭时,赵玉兰又兴致勃勃地问苏巧关于学校情况,苏巧也饶有兴味的跟她细说。
娘俩就这样闲聊中,有滋有味的吃完了午饭。
天热,下午大扫除定在三点开始。
这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赵玉兰收拾碗筷去院子里水龙头那洗,让苏巧趁着空儿小睡一会。
苏巧就换了身睡衣,将风扇对着床边吹,自己拿了本书靠在床头悠闲的看起来。
看了会,觉得困倦,就躺下睡了。
家里没有闹钟,赵玉兰是根据日头晒在院子里的位置来确认时间的。
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才叫醒苏巧。
苏巧睡了个午觉,再睁眼,看窗外骄阳,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洗了把脸,总算清醒了。
她现在在八十年代。
喝了半杯水,跟赵玉兰道了再见,才推着自行车出门,到巷子里骑上,去陆淮生家。
第114章 咱们农村娃更厉害
陆淮生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