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散文的作者是谁?”
“是......”王小芬脑子里一片空白,她哪里知道是谁?便没好气道,“苏巧,你别转移话题。咱们说预习的事呢。”
苏巧唇角微勾,“那么,朱自清又是谁?他又有哪些作品呢?”
王小芬,目瞪口呆,“苏巧,你......”
“那么,我来告诉你。”苏巧放下稿子,侃侃而谈,“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 ,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
其中,他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
我刚才问你的《春》,也是上周语文老师布置我们要预习的。
《春》,即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每每读到开头,便能感受到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
王小芬同学,你该好好读读......”
王小芬,“......”
这特么怕是个怪物吧?这些不该是老师上课讲的吗?
预习?不就是啥都不用干嘛,苏巧竟然能整出这么一堆来?
不过,她说的是对的吗?
她慌忙打开书本,《春》是哪一课来着?
赶紧从目录上翻找。
其他同学也赶忙翻书,想确定苏巧说的对不对。
乖乖,就她刚才说的那些,完全不是照书念的啊。
一旁,班主任刘老师以前是教数学的,但去年出了点意外,学校围墙倒了砸到了他,他腰伤挺重。
伤好之后,也没有继续担任教学工作,但是,班主任的这个职位,他仍旧干着。
初三(2)班的孩子,是他一手带过来的,他怕换了人,这些孩子不听话。
是以,他也不大清楚,苏巧刚才说的那些是不是跟课本内容吻合,他就拿了第一排的一个同学的语文书,翻了起来。
刚翻到《春》那一课,还没细看呢,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声,“苏巧说的真好,比书里的还要详细。”
紧接着就是鼓掌声。
其他同学,后知后觉的跟着鼓起掌来。
刹那间,初三(2)班掌声如雷,惹的隔壁正在上课的老师,好奇的探出头来,想看看这个班到底咋了?
每回周一,学生们都丧的很,全都没精打采的样子,咋他们这么有精神头?教室那破屋顶都快掀了。
刘老师看完课文,对苏巧更是欣赏。
苏巧抬抬手,示意同学们掌声可以歇了,她还要继续说呢。
“刚才我说的那些,其实没什么了不得,都是课文里的,只要同学们提前预习,将这些知识点提前了解,都可以这样。”她谦虚说道。
同时,她的目光又看向了王小芬,“王小芬同学,所以呢?这个预习,看似简单,我们每个同学都知道,但真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预习并不是简单的把课文扫一遍就行了。
预习要做好,须得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底下同学,纷纷将她说的,赶紧记入本子上。
而王小芬同学,心有不甘的低下了头,脸红到耳根子了,臊的!
“第二点,上课认真听讲,这就不用我说的了吧?根据预习内容,挑出重难点,上课用心点。”
“第三点,课后复习,除了完成老师的作业,还可以自己增加练习,但是,这种练习并不是重复的刷题这么简单.......”
接下来,苏巧又就每个小点,详细分析,其实,这些也是老生常谈,但是,做起来不容易。
最后,她给了同学们交流的机会。
同学们也可以将平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说出来,大家一同解决。
“苏巧,我就想问一下,你英语咋能那么好?别的倒也算了。可英语那么多单词,我每次不是记反了,就是记错了,你咋就能记住的?”底下,有同学站起来提问,看的出来,这个问题真的很令他苦恼!
苏巧微微一笑,眼神充满鼓励,“同学,首先,你要从精神上战胜它,不要觉得英语是门外语就觉得可怕,学不会。
其实,它很简单,不过就是26个英文字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