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八零空间:我给祖国捐了亿万物资 > 分卷阅读64

分卷阅读64

公室过期的旧报纸。

你平时可以看看,对识字很有帮助,另外,空白的边缘,你可以拿来写字。”

“啊,你想的可真周到。”苏巧惊喜的接过报纸,在这信息化闭塞的时代,有报纸看也是幸福啊。

要知道,她每天除了打猎做家务,无聊的连那小学课本都快翻烂了。

陆淮生看她惊喜的眼眸,心头十分感慨,如此爱学习的姑娘,他一定要尽全力帮助她。

“那个,我上回给你的课本,你看到哪儿了?”他关切的问。

一旁,陆老头和赵玉兰两个,屏气凝神,神情虔诚的看着这两个小的,根本不敢插话。

毕竟,孩子们在聊学习的事,这可是大事。

苏巧灿然一笑,“我都看完了,回头,你可以把你初中课本借给我。”

“额?”陆淮生十分惊诧,全看完了?“那,有难理解的地方吗?”

苏巧摇头,她第一世好歹上的也是重点大学,经过第二世逃荒那世,虽然忘了不少,但是,对于这时代的小学知识,她还是能hold住的。

陆淮生不知她是真的全理解了,还是根本看不懂以至于看不出自己的弱项。

“那好,下午我考考你。”

“没问题啊。”苏巧爽快应下。

那自信的样子,倒让陆淮生很意外,也挺欣赏。

陆老头和赵玉兰也都对苏巧露出了慈爱的笑。

没再继续,陆淮生扶着陆老头先回家了。

这边,赵玉兰已经将午饭做好了,早上,陆老头将菜园里的菜摘了些拿去集市卖,临走前,各样菜拿了些给赵玉兰。

因此,赵玉兰中午炒了两个菜,蒸了一个野鸡蛋,还煮了一罐子白米饭。

回来就有现成的饭吃,苏巧觉得很幸福。

吃过午饭,苏巧将今天卖野味的八块钱,都给了赵玉兰,“妈,供销社没有棉被,你一会去村里问问,谁家有棉花,咱买一些,明天就去作坊定做两床,一床垫,一床盖的。”

然后,将新买的棉布也交给赵玉兰,“这个,就做被套和被单,针线我也买好了。”

苏巧针线活其实也行,但是,她耐不下心干这些细致活。

赵玉兰一瞧这漂亮软和的碎花棉被,喜不自禁,轻轻的摸了又摸,“这布可真软和,颜色也好看。”

她好像还是初婚当新娘子的时候,盖过漂亮的全新的被子呢。

苏巧笑,“妈,那咱俩的被子就全交给你了哦。”

说完,她迫不及待地拿起报纸来看。

第一世娱乐活动太多,电影电视手机,酒吧ktv桑拿,实在烦闷,买张机票往异地一飞,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日子,过的不要太快乐。

第二世,日子好过之后,苏巧那是绝不会亏待自己的主,除了在府里养了戏班子,没事看戏听戏外。

外头卖的各种杂书也看了个遍,实在书荒了,她就自己写。

她记得她写的那篇《师尊和他的大冤种逆徒》,还曾风靡大街小巷,迷倒一众闺阁少女......

现在,这些报纸,就成了她的救命解药了。

不管是民生、体育、经济、奇闻异事,她全都津津有味的看。

突然,偏缝里的一则征稿,吸引了苏巧的注意。

她的视线最先落在那句稿酬丰厚上,最后再慢慢浏览了征稿要求。

要以改革开放为基础,尤其是农村改革为题材,以求实精神去探讨市场与经济的关系,要有开创性和思想性......

苏巧想了想,这篇征文还真是不错,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才开始,人们思想僵化,战战兢兢、裹足不前。

这一征文就大胆的将这一问题给抛向了大众跟前。

苏巧决定,要写,而且,要写好。

“巧巧,是啥字不认识吗?要不,一会你去问问淮生?”赵玉兰在旁看着苏巧盯着那报纸,一会皱眉冥思,一会又笑的很贼,以为是看不懂字,便柔声劝着。

苏巧点了点头,敷衍道,“好。”

随后,却将这份征文的报纸给抽了出来,拿了那只铅笔头,在那征文上划了一个圈。

赵玉兰见状,也欣慰的点点头,不错,不会的地方会用笔圈出来做记号,女儿学习方法是好的。

彼时,陆家。

陆老头才将午饭做好,一个麻婆豆腐,一个炒豆角,一碟子青椒炒土豆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