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有七八百斤的稻子。
到时候可以接济娘俩吃饭的问题。
再往后会怎样?
陆老头也想不好,但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原先还觉着这娘俩回苏家更好,可是,那天苏老拐打人,今天苏家这两个念书的兄弟来,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
可想而知,苏巧娘俩以往在苏家的过的一定憋屈委屈。
所以,他也不劝她们回去了,只盼着自己腿脚能好些,日后能多帮助这娘俩。
他觉得,只要熬过这几年,等他家淮生考上大学,分配工作了,到那时,照顾苏巧娘俩一定没问题的。
只熬过这几年......
第40章 大大的惊喜
苏二奎和苏三奎无功而返,这让苏家人都很气愤。
苏大奎捏紧拳头,觉得很有必要教训苏巧一顿。
苏红大骂那娘俩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住牛棚里最好叫狼给叼走。
连苏老拐都觉得愤怒,家里连两个读书的都去请了,还不回?这是给她们脸了?
父子几人在房里,愤怒的将苏巧娘俩骂的啥也不是。
可是,愤怒过后,屋子里突然一片死寂。
几人似乎同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问题,那就是,苏巧娘俩并不是拿乔,想借离家出走来达到不嫁人或者其他目的。
她们是真的离开了,并没有回来的打算了。
那么,几个人面面相觑。
苏老拐脸色阴沉,眼里闪过慌乱,除了这次因苏巧的亲事忤逆了自己之外,从进了苏家的门那天开始,赵玉兰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他更是温柔体贴,伺候的十分周到。
而他正值壮年,过惯了被女人伺候的日子,这突然没了,他想起了前老婆去世的那两年,那种苦日子他真不想再过。
苏大奎沉眉,少了赵玉兰和苏巧两个劳力,这田里的活,他就要多干了。
苏二奎和苏三奎两个倒还没觉得什么,只是,心里愤怒,苏巧娘俩一直以来,在这个家里任劳任怨的,就跟个老妈子和使唤丫鬟,这也让他们的心里有一种优越感。
可突然这使唤的人没了,这种优越感受挫,让人很不舒服,不甘心。
苏红呢,这几天的家务活,让她比两个哥哥认识的要清醒些,她想到了厨房里一堆没洗的碗,还有午饭还没做,以及院子里的鸡屎,对了,外头喳喳乱叫的鸡,她早上忘记喂鸡食了。
要是赵玉兰和苏巧娘俩不回来,老天,那以后家里的洗衣烧饭喂鸡扫院子这些脏活累活,岂不是全要落在她的头上?
相对于苏家的愁容惨淡,牛棚这边,一只烤野鸡吃完,陆老头回家去他那菜园子里翻地去了,说是要种点大蒜和小白菜。
赵玉兰说也想在这牛棚后头的荒地,弄块小菜园子,年底前赶紧的话,种些菜,还能吃上呢。
于是,她跟着去陆老头家,借铁锹和锄头镰刀,想开垦荒地。
苏巧呢,吃了烤鸡之后,又坐在土灶前,将那灶里的红薯和土豆全扒拉出来,一个个烤的外皮焦黑。
撕了焦黑的皮,里头露出甜糯的瓤,真香啊。
她又吃了两个烤红薯三个土豆,这才心满意足地躺在草地上。
赵玉兰扛着铁锹锄头拿着镰刀回来,就看见她躺那,连忙喊,“巧巧,快起来,地上凉,困了回屋睡会去。”
苏巧坐起来,看着她妈。
“妈,你真要开荒啊?”
说实话,她是打算攒够了钱就离开的,所以,并没有打算在这开发的意思。
赵玉兰却野心很大,“巧巧,妈先在这边上开一块小菜地,回头我再问问老支书,要是准的话,我再多弄点,以后就种红薯、玉米,说不定还能种麦子。
这样,以后咱俩的口粮就不愁了。”
她刚才还跟陆老头聊了两句,陆老头说,只要村里允许,哪怕将来要交租子,都很划算。
赵玉兰的心思就活泛了。
刚离开苏家时,她担心和女儿没房没地,没有着落。
可现在,牛棚能遮风挡雨,还有边上那么多的荒地随便她开垦,她觉得简直捡到宝了。
当然,她也不指望把这山都开了,只要能开些地种些粮食,够她跟女儿吃饱肚子就行了。
现在,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只要有地种,她就能养活自己和女儿。
干活,她从来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