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巧便没说什么,径直穿衣。
赵玉兰则犹豫着说,“那个,我想了一晚上,要不,咱们回你外婆家吧?”
“你们不是早不来往了吗?”苏巧回了一句,下床穿上鞋子,走到屋外。
呵,眼前一片青山绿水,很不错呢。
赵玉兰跟着出来,“再怎么说,那也是我娘家。咱娘俩回去,住些日子,再想想其他办法。”
“不用。”苏巧就不是个喜欢看人脸色过日子的人,当年,赵玉兰被前夫家咒骂克夫,逼的在村子里没法过,她那娘家人没一个出头,反而嫌弃她丢人。
况且,嫁到老苏家这些年,也不见娘家来个人。
现在回去自讨没趣作甚?
她回屋,拿了搪瓷缸还有毛巾,来到小屋不远处的小溪边,简单的洗漱了一番。
赵玉兰跟着她一起过来。
苏巧就将搪瓷缸和毛巾,塞给她,转而,就在小溪附近的草地上,捡了些柴火,抱到牛棚门口。
“巧巧,干啥啊?”
“做早饭啊?”昨晚还剩些馒头,得热热,另外,还得烧些热水。
赵玉兰为难,“这又没锅没灶的,咋烧?”
光有柴火也不行啊。
“我有办法。”苏巧将柴火扔在地上,对赵玉兰说,“妈,捡些石头过来。”
“石头?”赵玉兰不解。
苏巧却已经利索的,在山脚下搬了三块大石头过来。
这山边,最不缺的就是石头和柴火了。
她用石头简单的垒了个土灶,然后,引着了捡来的柴火。
前世逃荒路上,随时要搭这种简易土灶,她早已熟练的就跟吃饭睡觉一样简单了。
她的野外生存技能,不输贝爷,甚至更甚。
因为贝爷有团队,若遇危险还能求救,还能终止。
而她前世逃荒,随时可能丧命,那可是真真的。
但现在,比她前世逃荒,可简单多了。
没有追兵,没有流寇,更没有饿肚子甚至想吃人的饥民。
这大清早的,山边上,只有她们母女俩,她完全可以悠闲的做这一切。
火柴真是方便,柴火也干,一点就着。
柴火烧着后,苏巧回屋拿了四个馒头,放在搪瓷缸里,放火上热着。
“妈,你看着点火。”
赵玉兰瞧的目瞪口呆,呆呆点头,“哦。”
苏巧将搪瓷缸给她,转身回屋,又拿着一个黑乎乎的土罐子出来。
赵玉兰一瞧那土罐子,瞪的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巧巧,你到底拿了多少东西?”
这个罐子,是她平时给苏红熬煮红豆花生时用的。
苏红有痛经的毛病,每回不舒服时,赵玉兰都会抓一把红豆一把花生,加点清水,放在这土罐子里,然后,就放在锅洞里。
一顿饭熟了,这土罐子里的红豆花生也熬的稀烂,再搁勺红糖,就特别美味,也补血。
这土罐子,她平时都塞在橱柜底下的,没想到这都被苏巧给翻着了。
“家里锅太大了,没法带,就只能带它了。”苏巧说着,拿着这土罐子去溪边,装了些清水回来。
赵玉兰,“......”
好吧,当她没问。
不过,苏红也是眼瞎,苏家人都眼瞎......
第15章 一片狼藉
吃了两个馒头,喝了点热水,苏巧觉得差不多了,就将烧着的柴火熄灭。
回屋,她打开旧蛇皮袋,打算从里找一床旧床单,做个门帘。
这时,屋外,赵玉兰突然出声,“何大哥,你这是?”
何喜财扛着门板过来,“我爸今早突然想起来的,说这牛棚连个门都没,就让我将家里的一副旧门板卸下来,过来给你们安上。”
苏巧忙走出来,惊喜不已,“叔,我正为这事发愁呢,您就来了,真是太感谢了。”
“客气。”何喜财说话间,拿着门板走进了屋内,看屋里拾掇的挺干净,点点头,果然,这母女俩是能干的。
就算是荒废的牛棚,也能拾掇的跟住家一样。
跟了老苏家真是亏了。
安好门,何喜财又对苏巧道,“回头有什么难处,只管到我家,找你满仓爷或者找我,都成。”
“多谢叔。”苏巧真心感激。
“不客气,那我先回了。”何喜财装好门,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