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还有一双儿女要养,他觉得我年纪太小,当场拒绝。
可苏老拐还逼着我妈明天去赵家。
之前,为了我大哥的彩礼,我被逼无奈差点嫁给大我十岁的宋建业。
现在,又逼我给人当后妈......”
苏巧说的利索,身旁的赵玉兰却早已心酸的泣不成声。
“太不像话,这他娘的是人干的事?”何家人个个愤怒。
苏巧也有些哽咽,“从前,我跟我妈都觉得,只要我们一心一意的为这个家,这个家也会接受我们。
但是,这两天,我们总算明白了,就算我们将心掏出来给他们,他们也只拿我娘俩当外人。
晚上,苏红喊着叫我们滚的时候,我跟我妈的心都凉了。
真的,满仓爷,叔,婶......那个家对我们来说,没有半点感情可言。
我们就算回去了,还有什么意义?”
这样一说,何家人沉默了。
“可是,不回去,你们娘俩要咋过?”何家人又很担心。
苏巧很乐观,“我刚才说了,我想带我妈去城里。不过,到时候,还请满仓爷给我开个证明和介绍信。”
哎,虽说八零年了,可是,这时代还是保守的很。
出远门,可以没有身份证,但是,绝对不能没介绍信,否则,住宿,买票,办事,等等,就会很麻烦。
苏巧之所以会来找老支书,主要就是为介绍信,关于牛棚住宿,那本就是个荒废的空屋子,她们娘俩就算住几天,根本不会有人介意。
何满仓,“去城里倒是好?可你们无亲无故的,两个妇道人家去城里能做什么?”
“不,我们有亲戚,我妈的一个远房亲戚在城里开了饭馆,生意挺好,我们可以去投奔她。”苏巧撒谎眼睛都不眨。
赵玉兰一脸茫然的看着她,脑子里拼命想着,她的这个远房亲戚究竟是谁?
哦,不对,她根本没有远房亲戚啊,她的亲戚全在二十里外的赵家湾啊。
不过,苏巧觉得,赵玉兰有没有无所谓,何家人信了就成。
果然,何家人听言,全都松了一口气。
何家人,“那就行,有个亲戚在城里,你们娘俩也有个奔头。”
“就是,老苏家太不像话,你们娘俩走几天,冷他们一家几天也好,省的不把你们娘俩当人看。”
随即,都撺掇着何满仓给开证明和介绍信。
何满仓当即就在大桌子上腾了一块地儿,拿了纸笔,写了介绍信,还盖了村里的公章。
苏巧拿到介绍信后,鞠躬感谢,随即,又带着赵玉兰离开。
离开何家,苏巧从蛇皮袋里扒拉出一个手电筒来。
赵玉兰惊诧,“你咋把手电筒也拿出来了?”
老苏家可就这一件家用电器呢。
“不拿,这天黑的咋看的见?”苏巧回答的理所当然。
赵玉兰,“......”她不是这意思。
拿着了介绍信,苏巧整个人十分轻松,拉着赵玉兰来到后山脚下的牛棚里。
牛棚里,有一张木板床,上头凌乱的散落着干草,还有一张破蛇皮袋......
苏巧从自己带来的行李中,找出一件旧衣服,直接当抹布,将这木板床收拾干净,然后,将旧被褥铺了上去。
赵玉兰就拿出被单,帮着铺。
床铺铺好之后,苏巧又神秘兮兮的对赵玉兰道,“妈,你先坐下,闭上眼睛。”
她将赵玉兰按坐到床上,等她闭好眼睛,然后,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个掉了漆的搪瓷缸,递到赵玉兰跟前,打开盖子。
一股香浓的鱼香扑鼻而来,赵玉兰睁开眼睛......
第14章 野外求生技能
赵玉兰看着满满一搪瓷缸的红烧鱼,诧异极了,“这?这不是我晚上烧的?”
“对,就是你晚上烧的鱼。”苏巧将搪瓷缸塞她手上,然后,又从包袱里拿出两双筷子,递了一双给她。
赵玉兰怔楞,“这,咋都盛来了?”
老天,先是手电筒,再是鱼,这搪瓷缸热乎乎的,鱼还热着的呢。
她很疑惑,苏巧是怎么在苏家人的眼皮子底下将这些拿出来的,尤其是苏红从头到尾都在监督她们呢。
“没全盛。”苏巧塞一双筷子到她手里,眼睛亮亮的笑道,“两条鱼太多了,这搪瓷缸装不下,我就先吃了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