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舰载机的可回收实际上是一种不错的优势,特别是在展开侦查幕的时候,因为现实不是5V5的竞技游戏,没有人给你保证过战场上就一定有敌人,那么如果是丢一次xìng的侦查导弹,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
题:如果敌人没有在这个区域呢?
你需要转移搜索下一个区域,那么问题来了,之前丢出去的导弹就全部损失掉了,你只能再丢一批,如果这么算的话,导弹的整体重量是大于载机所消耗的燃料的。(舰载机的燃料总额一般是飞机的50%-75%)
【顺带一提,这里也必须套用吨位计数,而不是比例计数,因为舰载机的燃料和导弹等等都是占用的航母的有效载荷,为此,航母牺牲了大部分的武器装备和防御来换取更大的运输载荷,而1%比例的载荷,实际上能够携带的舰载机并不是一架两架,燃料也不是一次两次攻击的份额,而航母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有10%-12%比例总载荷作为舰载机的整备,燃料和武器弹yào载荷的。】
【而且还有一种神奇的后勤船只叫做飞机运输舰......将燃料,飞机,整备支持分成三个模块,最后一个战场飞控,整备,收放由航母执行,单纯的搬东西当然是后勤部队的事情。】
3,曲线攻击和延长shè程。
介于本书的次元航道不是EVE那种夏姬八随便就能跃迁的,所以jiāo战基本就限定于行星或者卫星轨道上,那么对于航母来说,就有一个很有趣的玩法了,释放舰载机从行星或者卫星边缘穿过进行探索,然后引导隐藏在背面的武库舰进行曲线打击攻击,对于敌人来说,由于星体阻碍,不管是啥雷达估计也没法进行顺利的探测工作,找到藏在背后的航母和敌方武库舰。
而在空旷地区,这个当掩体的工作.......那边的战列舰,该你了!打开你的环轴浮游盾,升起你的全部pào台,给后面的两个脆皮输出搭起一个坚不可摧的盾墙!顺便把雷达照shè波一起挡住!
而延长shè程就更加不用说了,不管是激光也好,导弹也好,哪怕是在没有阻力的太空当中,它们的有效shè程都不是无限的,激光会散shè(哪怕是GJ级的魔法激光其实也很难在LS级战场上有足够的杀伤力,这个距离差不多就是介于致盲器和手电筒之间的效果。当然,你非要说TJ级的神话激光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顺带一提,人类核能输出水平最高25TJ,嗯,总额........实际上有效利用率大概在10%-20%之间。),导弹机动变轨工质因为躲避近防pào耗尽后,也会变成无威胁的直shè弹头。
那么尽可能的将发shè器和发shè平台送到战线的最前方投shè武器,并且尽可能让它变得更小,更不容易被发现,更加不容易被摧毁就是延长shè程,取得距离优势的重要一环,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使用舰载机。
简单说,把舰载机作为导弹发shè平台送到前线,然后shè完回家,消耗的工质燃料虽然相比其自身来说是一种浪费,但是相对于需要将沉重的舰体加速,并不断平移机动规避直shè武器攻击,还需要开着近防系统不断击落来袭导弹,一点点进入自己武器shè程的战舰来说,无疑是实惠多了还是那句话,加油不是按箱算钱,是按升算钱的但是,机动力是按你燃料箱和整体相比所占的比例算的。
4,防御优势
舰载机或者说值卫无人机可以前出,在更近的距离,更精确的位置上拦截来袭导弹,因为对于反舰导弹来说,打中这些无人机是不划算的行为,它们的袭击目标从来是敌方的母舰,而轻巧的防空导弹又很难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命中环绕母舰一段距离的高速无人机何况说,近防的战列舰又不是吃素的,一排核弹幕洒出去,直接就送没有装甲壳保护的轻型导弹上天。
那么对于值卫无人机来说,这些导弹就是属于是不会打自己,也不会规避自己的活靶子,它们有足够长的距离和容错率来保证尽可能的拦截掉敌人的来袭导弹而对于敌方航母来说,清理掉这些令人厌恶的前出拦截浮游pào或者舰载机就是机群的主要工作不然武库舰的命中率可能会低到一个非常难看的程度。
本书当中的太空航母或者说航母战斗群编列:
人类:
最前阵:无人机防御舰,装备无人机盾墙,可以随时在任何需要保护的己方战舰前方展开,作为一层额外装甲盾使用,本体则是以拦截无人机和大量的G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