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大宋最惨官二代 > 第345章 不分高低,只决生死

第345章 不分高低,只决生死

的第一高手,剑术确是了得。

谢霆气力不比伤前,无法快速移动身子,失却了许多可胜的良机。直至最近两天战斗,他在强压之下才陡然发现血饮刀法的精微奥妙,遇强不弱,遇众不寡,遇快不慢。第一场战斗,豪气、胆气冲天,丝毫不将天下群雄放在眼中,以一敌百不落下风。现下以残躯对阵鼎鼎大名的逍遥派掌门,后生一代之中的翘楚,刚战时不免心有怯意,但酣斗良久后,逐渐站住了脚,一时仍胜败难分。

三个多月前与唐海流大战之后,谢霆每回调动内息都有举重若轻的感觉。现下与对手激战中感觉自身气力虽有衰减却缓慢,坚持了这么久,似乎应归功于百年蜈蚣精华所凝成的红珠。

极乐圣地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真实世界明明不存在,偏偏从中拿出来的物品确有成效。

再拆四十余招后,谢霆发觉自己倘若随手使出血饮刀法中似是而非招数,对方往往难以抵挡,手忙脚乱;但如在刀招中用上了正宗的血饮刀法,或是其它别派刀招刀式,黄千绘却能乘势反击,有时还将自己刀招破去。

有一次黄千绘长剑连削三下,险将左腿齐根斩断,实在凶险之极。危急之中,师父马致中的一句话突然在脑海中响起:“血饮刀法,须得不拘泥于形式,不重招式,而在意形,你刀上无招,敌人便无法可破,无招胜有招,乃刀法之极诣。”

他与黄千绘拚斗已逾二百余招,对血饮刀法中的精妙招式领悟越来越多,不论黄千绘以如何凌厉狠辣的剑法攻来,总是随手出刀,便迫得他非回剑自保不可,再斗一会,信心渐增,待突然想到师父所说“不拘泥于形式”的要决,轻吁一口长气,斜斜斩出一刀,这一刀似乎是少林派韦陀刀中的一招“花开见佛”,又似是梅鱼龙传他的飞凤百花刀中的“凤凰涅盘”,甚至也像是血饮刀法中的“按虎环首斩”,其式似摹,其意全非,出刀全然无目的,无锋无力,连自己也不知斩向何方。

黄千绘禁不住一呆,暗道:“这是甚么招式?”一时不知如何拆解才好,只得舞剑护住了要害。谢霆出刀原无定法,见对方护住心脑,刀尖甫停,改斩为刺挺向他腹下。

黄千绘料不到他变招如此奇特,大惊之下,向后跃开二步。谢霆轻啸一声追上,斗了良久,他体内反有真气流转,渐战渐旺,已能跟他纵跃。

黄千绘见他追击,空当闪现,当即暴喝连声,刷刷刷刷四剑,向谢霆胸、喉、肋、腋四处连刺。谢霆手腕一圈,持刀掠向其头颈。黄千绘惊叫一声,又向后跃开了三步。

丐帮那人又道:“神奇,神妙!血手鬼差的血饮刀法神出鬼没,当真令人好生佩服。”旁观众人均有同感,他们所佩服的刀法,确实是有神鬼莫测之机。

黄千绘听在耳里,心道:“我是逍遥派掌门,集正邪两派功夫之长,而敌人已连日大战,耗力甚巨,又身受内外重伤,已是垂死挣扎,如果我以逸待劳仍不能战胜他,那么逍遥派如何能与北斗派齐头并进,而本人,也再没脸在江湖上行走了。”

言念及此,暗叫:“到这地步,那只好跟他拼一拼内力了。”仰天一声清啸,斜行而前,长剑横削直击,迅捷无比,到五六招,剑势中发出的风雷之声渐没。他出剑越来越快,风声却是渐轻,到最后已然悄无声响,犹如长剑未动一般。常人使刀枪剑戟,想弄出很大声势,原也不难,只须力气足、招式大气便可,但把势如雷霆的剑招使得静若暗夜流星,无丝毫风流之息,那么可说是千难万难,若不是亲眼所见,有谁又会相信?即便是江湖上近十年才冒出来的听风辨器的大行家“蒙头神君”遇上了这等剑法,怕也难挡得百招吧。

这套“寂静死神剑”,是逍遥派前任掌门黄盛己于退位之后,隐居十四年而创制出来的得意剑法,剑招一剑快似一剑,可是声息却是越快越低,快极而静,静寂中有迅雷之势。黄盛己胸怀大志,逍遥派虽与北斗派齐名,但近二三十年来声望名气却每况愈下,武林中人每当提起二者,总是北斗在前逍遥在后,甚至更有人流露出逍遥派徒有虚名,不配与北斗并列之意,逍遥派众弟子行走江湖,脸目无光,深感不忿。

本来逍遥派武功更加渊源流长,历代积累比北斗派厚得多,也更为精深广博,只是黄盛己接任掌门以来,派务繁忙,难得静下心来钻研上乘武功。十九年前,妻子上官瑜回到身边相助,儿子黄千绘又学艺有成,稳重睿智,深得派内元老拥护,于是便把掌门之位传了给儿子,自己隐居后山,精研派内绝学,以期光大逍遥门楣。他结合自己领悟,参考妻子蜀山派剑法的精妙,创制出这一套独一无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