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地沃水美,民生富庶。其实力综合算来,是目前各诸侯中最雄厚的一支。远在幽州,冀州之上。袁公路此番称帝,就他本身而言,不光是迷信玉玺作用。
“今日府中庭议。皆乃为国为君,言者无罪,闻者足诫,诸公有话但讲无妨。”正题说完,曹孟德轻咳一声,淡然地抛出一句惯常之词。
“明公。”头一个开口回话的是荀彧,荀彧声音依旧温纯优雅,平淡稳沉,可今天语气听着却格外掷地有声:“明公扶汉帝,匡朝政,乃大汉肱骨之臣。今番袁术谋逆,此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且今天子都许,诸镇诸侯皆望许都之态,明公若放纵不理,日久天长,必有跟风效仿之人。”
曹孟德轻抚着胡须缓缓点头:“文若之言甚善。只袁术实力不比等闲,可轻易动之。许都如今之境,亦是四面受制。若兵马调动,短期未能破敌,其他诸侯必会趁虚而入,许都之势便岌岌可危。”
曹孟德话落,帐中众人皆低头沉默:此番变故实属突然,许都四下强敌环伺,兵马轻易不敢大调。但袁术称帝之作为若是不讨,像荀彧说的那样,数年以后,诸侯竞相效仿,天子威严扫地。于政治意图上,许都亦会身陷被动。
“既然许都一力不行,那就多找几路诸侯嘛。”一厅沉寂中,已经思考完毕的郭嘉笑意盈盈地开口。因着早起太困,他原本清朗的声音还有些微微的沙哑,加上这话不管是内容还是语气都带着丝痞气地调侃,让帐中气氛不由为之一松。
曹孟德脸上也是一喜,但随即又绷住佯装微怒:“奉孝说的倒轻松。你倒是说说,让孤去哪里找那么些路诸侯。”
郭嘉收了嬉笑,屈起一条腿,把胳膊支膝盖上伸出五指冲曹孟德说道:“主公有‘五抚’可为讨逆之用。安能说找不到诸镇诸侯?”
曹孟德眼睛一闪,身子前倾:“奉孝详细道来。”
“吕布占徐州,然有名无实,明公可以利诱之,许以徐州牧,着令其出兵讨逆,吕布必然应诏。此第一抚。江东孙策与袁术有嫌隙。袁术曾许之以会稽太守,却出尔反尔未曾兑现。明公可以孙策为骑都尉,兼会稽太守。以正其名。孙策若接会稽太守之职,也自当应诏出兵,共同讨袁。此第二抚。宛城张绣去年之战与主公有隙,今番新降,必然会担忧在主公处不得重用。主公可用张绣兵马为一路东进豫南,即安张绣之心,又得一大助力。此第三抚。北方袁绍乃袁术兄长。袁术作为,袁绍如何反应亦是关键。主公当借天子诏,严斥袁本初。责问袁氏何以出此乱臣贼子?若以谋逆论处,当罪及九族!然后许其上表陈情,赦其株连之罪。此第四抚,可置袁氏清誉与悠悠众口之下,让袁本初不敢轻举妄动。韩遂、马腾远在西北,然中原兵马一动,西北必有反应。韩遂、马腾面和心散,让要其无暇东顾,主公可着一辩才说客去往西北,离间二人,拉拢其一。此第五抚。”
郭嘉说完,帐中一片沉寂。除了贾诩照旧一脸淡然眯缝着眼睛,好像早就知道郭嘉能解此局外,其他人看郭嘉的眼睛都闪亮亮透着一股惊喜和敬意:奉孝这脑袋是怎么长的?他怎么反应那么快,还能想到西北那块儿?
曹孟德那边是边听边点头,在郭嘉说完以后抚掌称善:“奉孝果然妙策。却不知其余诸公可还有补充之言?”说着就把头自然转向谋士那一排:专业人士办专业活儿,他可没指望典韦那样的给他补充观点。结果搭眼一看他的谋士团里:荀彧正面带赞许看郭嘉,不打算说话。程昱了捋着胡子一脸淡笑,荀攸点着头,想是赞成郭嘉的。贾诩嘛,人家照样眯缝眼装睡。而出主意的郭嘉则瞅着这个,瞧瞧那个,似乎在等着什么。
曹孟德也不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干脆开口问他自己:“奉孝有言,但说无妨。”
“也不是什么要紧话。不过是嘉想到两个人,一个可为先锋征讨袁术,一个可为说客,前往西北。”
“哦?是哪两人?”
“豫州牧刘备依附我军,随名为豫州牧,实则屯兵徐州。与吕布共治徐州。以刘备为先锋即可在对战袁术时强我军实力,又可挟制刘备,防止其羽翼过丰。”
曹孟德听了微眯着眼睛点点头说道:“奉孝言之有理。那这第二人又是谁呢?”
郭嘉露了个不怀好意的笑容,然后手一伸,揪住和他隔了一个人的贾诩,笑眯眯地说道:“第二人自是文和公喽。”
郭嘉话落,帐里就有不少将领抽气咳嗽,眉角抽搐:我去,奉孝你个不靠谱的。你不是去西北是当说客的吗?说客啊说客,那得要利齿尖牙,巧言善辩呀!你说钟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