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老爷子那半尺多长的一向顺溜的美髯,现在乱七八糟地飘在胸前,怎么理都理不顺,不由恍然,狠狠瞪了郭奕一眼。
等把程立送走,蔡妩回到厅里,手一拍桌案:“郭奕,仲德爷爷的胡子是怎么回事?”
郭奕低着小脑袋不说话,郭嘉在一边掩饰性的轻咳。
蔡妩见爷俩反应后,微眯着眼睛,心内了然。东汉是个很奇怪的朝代,中后期特别流行外戚宦官专政。对于正统的士大夫阶层来说,被外戚专政那充其量是权臣欺压,但是被宦官管着就是人身侮辱了。于是和帝那会儿,很有性格的士大夫们想起了蓄须这种挺诡异又挺可爱方式来明志显示自己和宦官之流绝非一丘之貉,不会同流合污。
到后来上行下效,风气渐成。蓄须明志的初衷渐渐改变,但互相攀比谁的胡子好不好看倒成了判断男人帅不帅,英俊不英俊的一个重要标准。以至于到了这会儿二十出头的小青年都蓄须留须,一本正经,看着分外“成熟”。
蔡妩对这种别样的审美是不敢苟同的,连带着她也要求郭嘉四十岁以前不许蓄须。郭嘉当时听完眼睛闪了闪,立马否定的摇头,煞有介事的跟她说“胡子和男人尊严”的关系。结果就是两人讨价还价在蔡妩舍出去五坛美酒后,郭嘉总算同意三十五岁以前不留胡子。为此蔡妩老觉得自己有掉坑里做了赔本买卖的感觉。但后来到了许都,看着曹操谋士团里一堆大胡子,小胡子,长胡子,短胡子,黑胡子,白胡子,蔡妩不由为自己当初的决定叫了声好:这生意做得值啊,在这么多毛茸茸的胡子里,她家老公不止是显得最年轻清俊,他还是最利索看着最清爽的。
当然郭嘉这样子他自己是怎么想的,蔡妩倒是没斟酌过,但看到有“美髯”之称的程立捉弄一下也是有可能的。于是郭奕被他爹当枪使的去打前锋了。
蔡妩想完,脸上挂起一丝温婉的笑,看着小郭奕语气柔和:“奕儿,告诉娘,谁让你做的?”
郭奕低着头,抿着小嘴不肯开口。蔡妩挑眉瞟了眼郭嘉,继续对儿子柔声说:“奕儿乖,告诉娘,娘给你做好吃的。”
郭奕眨巴了下眼睛,显出一丝动摇之色。旁边郭嘉轻咳一声,立刻又恢复坚定,仰头看着蔡妩,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说了句:“爹爹说:诺不轻许,许则必承。奕儿已经答应爹爹不说是了,所以奕儿不能食言。”
蔡妩听完忍住笑,看了眼脸色古怪的郭嘉,很意味深长地重复了一句:“哦,是答应爹爹的呀?”
郭奕认真地点点头。
蔡妩见此终于耐不住呵笑出声,手放在儿子脑袋上揉了揉说道:“刚说‘诺不轻许,许则必承’,那娘答应你的已经准备在厨房了,你去找杜若姑姑给你取吧。”
郭奕眨着眼握住小拳头欢呼一声,很快乐地跑出屋去,临出门扒着门框对里头郭嘉解释:“爹爹,爹爹,奕儿没有失信。是娘自己猜出来的。”
郭嘉随手抄起案上盘子里一颗花生扔出去,笑着佯骂道:“臭小子,赶紧一边去!”
郭奕看看离自己还有两步远就力尽落地的花生,吐着小舌头冲屋里爹妈做了个鬼脸,然后撒开腿很潇洒地跑开找杜若去了。
郭嘉看着儿子离开,手撑上桌案揉了揉额角,很是疲惫地叹息了一声。蔡妩听到后起身,两手搭在郭嘉太阳穴处轻轻揉压:“仲德先生来说了什么吗?”
“关中大旱,米粮涨价。朝廷开仓放粮。”郭嘉边回到边向后靠在蔡妩身上眯眼享受着夫人服务。蔡妩听着眨眼疑惑:“这不是好事吗?为何你还叹气?”
“晚了。这会儿的朝廷有多少粮可放?又有多少人可用?这样情形下就算开仓放粮,摊到百姓手里的能有多少?便宜的不过是那些中饱私囊的蛀虫,早干什么去了。”郭嘉这话里带着嘲讽和心疼,蔡妩听着手上动作一缓,垂眸想到:这会儿他心疼的肯定不会是这个千疮百孔的朝廷的。
却听郭嘉语气平静地接了一句:“孟德公新领兖州。征辟仲德,仲德打算应征辅曹了。”
蔡妩脸上一笑:“哟,仲德先生也去兖州了?公达先生那年事后不也被文若先生拽去兖州了吗?兖州这下熟人可又多了一个。”
郭嘉淡笑着同意后,带着一丝忧虑:“可你知道是谁向孟德公举荐仲德的吗?是志才。从文若他们到东郡后,为了避嫌,我们之间通信已经减少,而且就算有信件往来,也不再提时事。这段时间,志才那边来信忽然减少不少,今番又毫无征兆举荐了仲德公。你说,他那里会不会是出什么事了?”
蔡妩愣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