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鬼才夫人生活录 > 第十三章 孝期琐事成顿悟

第十三章 孝期琐事成顿悟

前,她的愿望显得空前渺小,就像一枚落叶,飘飘悠悠,无枝可依。

醒悟到这个以后,蔡妩沮丧失落了好一阵子。蔡斌估计也看出自己小女儿的不妥,没少让王氏在女儿耳边灌输些闺阁女子该有的东西。不过蔡斌毕竟还是有商人的灵透性,他在表面拒绝了女儿建议以后,暗地里却也思考一些从前没有想过的事情:比如,世道艰难。连小女儿都囔囔着屯粮,那他只作为一家之主,要如何做才能更加好地保全他的家族呢?再比如,他的长子蔡平才智平庸,在机敏上确实不如两个女儿,可两个女儿又迟早是要嫁人。那么在嫁人之前,他是不是有必要教女儿一些东西,让她们将来可以成为儿子的助力呢。又或者,他要择一名知根知底又心思通透的儿妇,左右提点着他的平儿?

这个主意一打定,蔡斌在对两个女儿的教育上,就不再显得那么宽松。他开始有意无意地跟两个姑娘讲一些他行商的见闻,在两个女儿被吸引了以后,陈倩也被两丫头拉着过来,一道听些个行商的例子,甚至还有进出账目如何检查?三个原本该背闺训的姑娘,在闺训刚理解个大概齐以后,就被这位不按牌理出牌的蔡家阿公拉着,狠狠地开阔了一把眼界。所听所闻均不再局限于闺中女子的伤春悲秋,吟诗作赋上。相反,三年孝期,几个丫头倒是被蔡斌拉扯出了的女儿家身上少有的英气和见识。

这一点在陈倩和阿婧两个大姑娘身上尤为明显。尤其是最大的阿婧,简直把蔡斌的腹黑精明学了个七八成。就是陈倩瞧着也颇像蔡家女儿而非寄居之人。唯有蔡妩,她身上的效果最小。也不知道是蔡斌觉得她年纪小,可能听不懂,没有上心。还是蔡妩这人经历特殊,某些方面的思想已经定型,不好再掰过来。总之,这小丫头看上去还是没怎么改善的样子:没心没肺。时不时清醒明透,一针见血的可怕。时不时又迷糊呆愣,迟钝弱怂地让人咬牙!

熹平七年三月的时候,蔡家烧了最后一期纸钱,正式洒扫除服。蔡家上下那些不见喜庆气的门窗布帘也被换下,连带着众人素服的衣裳,也改头换面,成了鲜艳颜色。

蔡斌看着除服后,一身鹅黄装扮的大女儿牵着红衣红裳的小女儿来给自己见礼,忽然就在心里生出一股恍惚和酸楚:女儿们大了,将来就该嫁人了。他辛辛苦苦这么些年,好不容易把膝下的女儿拉扯得亭亭玉立,婀娜美貌。却还没好好捂上几天,就成别人家的了。这感觉真不好,就像是被人抢了自己的东西一样。嗯,他得趁着女儿还没嫁人,好好地宠着她。等将来到了婆家,他就是想疼,也疼不到了。

蔡斌这个想法刚刚转递给王氏,就被王氏笑模笑样地调侃了:“你还想怎么疼呀?阿婧都快十一了。现在家里除了服,江家过不了多久就该对咱们家提亲事的事了。马上要做人家媳妇儿,哪里还能跟在家里一样?”

蔡斌皱着眉,很是不爽:“那不是还有阿媚吗?”

“阿媚?”王氏脸上浮出一股慈爱的笑,声音依旧柔和,“你前阵子不还说阿媚这丫头不能宠着,得好好敲打着吗?”

蔡斌表情一滞,轻咳了两声望着天外故作糊涂:“我说了吗?我说过吗?”

王氏看着他,笑而不语。

蔡斌脸红了红,叹了口气:“提起江家我又想起来,咱们阿媚也是一样许了郭家的。再过几年也一样会被人娶走。哎……还是趁着这会儿好好纵着她吧。我看她一直对平儿那本《杜康拾遗》念念不忘。她从前不是一直想要个酿酒的小作坊吗?弄作坊实在太麻烦,让她跟着厨房张女先凑合着吧。”

王氏偏着头,眼中精光闪了闪,勾起嘴角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而在花园边的书房里,两个被议论到的小丫头,却一点也没体会到自己阿公那心血来潮的多愁善感。两姑娘正在书房自得其乐。

阿婧拿着绣撑子在绣牡丹手帕,边绣边听自己妹妹在旁边拿着搜刮来的《杜康拾遗》唠叨:“阿姊,你看……这上面说‘昆仑觞’用雪水酿酒,取三月梨花为辅,窖藏,逾半年而饮,酒香绵醇清冽。这……这可信吗?雪水酿的能喝吗?”

阿婧头也不抬,随口答着:“你到时候试试不就完了?”

蔡妩瘪了瘪嘴,低着头继续看,不一会儿又问:“‘梨花白’?这也要用梨花作辅?写《杜康拾遗》这人是不是跟梨花有仇啊?怎么老往酒里兑梨花?那还能好喝吗?”

阿婧绣着花:“你到时候试试不就完了?”

蔡妩抽抽鼻子,抱着竹简悄默声地跑一边玩沉默去了:她是明白了。今天不管她说什么,她阿姊都是一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