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六零小福女 > 018

018

陈阳此前没有去过黑市, 只听说过一些风声,据说他们隔壁村就有个二流子在黑市里倒卖东西, 成天不种地, 一年下来别提分粮了还倒欠队里工分,但日子却过得挺滋润的,三天两头吃肉。

陈阳也想过找这个二流子, 可又怕哪天这个二流子被抓住了, 供出他,他也得跟着遭殃。

这样一来风险并不比他亲自跑一趟低。他自己走这一趟, 危险就一天, 只要小心谨慎就没事, 要是找那二流子万一哪天他被抓了, 自己还要跟着提心吊胆。

而且除了卖银子, 他也想买些必需品, 比如工业券或者铁锅券之类的。所以这一趟黑市之行,非常有必要。

他先前是打算要告诉陈福香的。但下午的时候她被学校那边的批.斗吓得不轻,陈阳怕她担忧, 索性瞒着她, 早去早回。

约莫四更, 公鸡还没开始打鸣, 他就摸黑爬了起来, 顶着夜色往县城赶。

听说黑市一般开在大清早, 这样红袖章们往往还没起, 街道上的人也比较少,相对安全一些。

陈阳去的时候还比较早,天刚蒙蒙亮, 清冷的巷子被薄雾环绕, 隐约望过去,有几个人影在走动。

看到陈阳这个生面孔出现,不少人面露戒备,一个卖粮食的大爷抓紧了袋子口,身体弯弓,大有一发现不对拔腿就跑的趋势。

陈阳初来乍到,不了解这边的状况,他边走边观察,除了卖小件的或者少量粮食的,其他人都两手空空,并没有带东西。

不过从巷头走到巷尾,陈阳还是看了一些名堂。比如有个年轻小伙子手里就捏着一个鸡蛋,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路过有兴趣的就上前找他了。那边有个拿着一把工业票的中年人似乎也在寻找买主,他将票摆成扇形,捏在手里,有意向的上去找他攀谈两句,两人很快就达成了意向。

等他从巷尾返回时,巷子里的人已经换了一半。看来因为怕被抓到,减少交易的风险,大家的交易都非常迅速,少了许多不必要的讨价环节。

陈阳有点苦恼。转一圈他发现,黑市上最走俏的是各种食物,尤其是精细粮和肉食,城里人对这个需求很大,但因为凭票供应,每个月的分量实在是很少,远远不够家庭所需。

其次就是一些比较走俏的票据,还有一些消耗类的工业品,比如纺织厂里生产的残次品布,晕染不均匀,颜色深浅不一。这类布便宜又不要票,除了颜色不大好看外没其他毛病,质量一样的结实耐用。在这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特殊时期,颜色不均真不是什么大毛病,谁能保证自己衣服上的补丁都一个颜色?

另外工业券也很走俏,毕竟能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从毛巾毛线手帕到铁锅铝饭盒鞋类雨衣箱包刀具等等,都用得上。

陈阳也想买点工业券,他们的新家锅碗瓢盆都缺,最重要的是还缺一口煮饭炒菜的铁锅。但他刚凑上前,拿着券的人就直言:“我只换粮食。”

两手空空的陈阳只能悻悻地走了。

转一圈下来,陈阳心情有点沉重,因为他发现大家交换买卖的都以生活日常所需为主。他口袋里的银元宝恐怕没那么容易出手,一般人肯定不会买,也买不起,必须得找有门路的。

站了两分钟,陈阳走向了那个拿着鸡蛋的小伙子。

鸡蛋是营养品,非常走俏。家家户户最多只能养三只鸡,现在是冬天,天气冷,地里虫子少,青草也少,缺乏吃的,鸡下蛋就更少。照理来说,小伙子的鸡蛋应该很畅销,早卖完了才对,但他却还一直站在这里,说明他手里的鸡蛋数量很多,远超出正常的数量。

陈阳用他的生活经验判断,这个小伙子十有八九是个倒爷。

“干嘛?”小伙子也很有眼见力,看倒陈阳过来,第一反应不是卖鸡蛋,而是眯起眼,戒备地盯着他。

陈阳一看就是个穷搜搜的农民,乡下人只有卖鸡蛋的,哪舍得花钱买鸡蛋吃。即便是没养鸡,家里有小孩或老人、病人需要补充营养,那也不用来黑市,直接跟左邻右舍买几个就是,还不用多花钱,也没风险。

陈阳侧着身,挡住旁边路过的视线,轻轻翻开棉袄的口袋,露出银元宝的一角:“兄弟,要这个不?或者有什么门路吗?卖了我分你半成。”

半成是多少来着?这么大个银元宝怎么也得卖几十块钱,自己拿半成也有好几块,比他起早贪黑卖鸡蛋赚差价划算多了,反正他今天的鸡蛋也卖得差不多了。

小伙子心里马上就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