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说来我家优美子也是16岁呢!我们两家还真是有缘分呀。老一辈关系好,小辈们也该多多走动才是。”三浦公三笑眯眯地盯着好友道。
他觉得以凉平的脑子,不用说的太清楚,他就会懂得。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儿,这个世界没有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涤荡,某些传统至今仍然顽固地存在着。
就拿日本来说,豪门大族就不用说了,以家族联姻为主流。
平民们这些小门小户,虽然主流舆论上不反对自由恋爱,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不少见,甚至还被更多上了年纪的人认为是更加可靠的婚姻方式。
越是年纪大的,越是更相信“门当户对”这种老观念,具体操作来讲就是父母把关、门当户对、亲上加亲这套操作。
表兄妹那种就很受双方长辈欢迎和支持。
也亏得时代进步了,要是明治维新以前,像这两个连姓氏都没有的穷鬼中年男人,坐在这这么一合计后——
某天,凉平就可以选个晴朗的好日子,拎着几斤咸鱼,带着儿子上门,把优美子领走了。
三浦公三让女儿提一篮子鸡蛋去好友家做嫁妆便是了,至于大户人家新娘那套又复杂又多层的“白无垢”和服和头上的配饰“角隐”,那肯定是置办不起的。
这就妥了······
所以,三浦公三觉得这事可以研究研究,“门当户对”好啊!
年轻的时候他也是不太听信这个,现在年纪越大,越是觉得某些长年累月总结出来的经验是真的好。
“嗯嗯,是的。八幡都不怎么出门的,我会好好给他说说的。话说你女儿和八幡本来就是同班同学吧?”
凉平听着公三的话,觉得话里有话,但又有点儿不得要领,想了一想这么说道。
“问题不在于这里······凉平啊,近年来东亚帝国的风俗传过来不少,现在娶儿媳可是要不少钱的,所以我才想养个女儿!”
三浦公三继续自顾自地道,“你现在都没什么存款了吧?而且三个孩子要上学,后面五年内也存不了什么钱了吧。我虽然也挺困难,但只有一个孩子哦!”
“是啊是啊!要是三个孩子都上大学的话,我稍微算了算,只靠工资根本不够用的!不过要是他们三个能够升学,我还是会想办法支持的。嘿,我才懒得管八幡以后的婚姻问题,我最多管他到大学毕业。”
比企谷凉平觉得三浦公三说话忽然变得云里雾里的,有点儿让人抓不到要领。
“呃······你该好好想想了啊!我们可是日本人啊,十七八岁结婚不是很多的?现在政府也支持早婚早育多生孩子。当然了,孩子们是要升学,但可以早点儿处个对象什么的嘛。”
三浦公三面色一个呆滞。
喂喂!
像你这样的单身父亲膝下有个16岁的儿子两个13、14岁的女儿,又穷没什么积蓄,不是应该从早到晚发愁怎么给儿子讨个好妻子吗?
你是不是有点儿淡定过头了!
“太早了,等八幡考上大学吧!要是考上私立的,我还要给他筹学费呢!自己的婚姻大事自己琢磨吧,我不管了。”
嘴上是这么说,凉平心里却想,要是八幡没能考上国立大学而是考上昂贵的私立大学,少不得要让冬马和纱出这个钱。
他才不做这个冤大头。
“你高兴就好······”
这下就没的聊了。
三浦公三想着是暗示下好友,让他先提撮合两家小辈的事情。
最好凉平主动提,他再矜持几下,来个三让三辞什么的。
自从那个大胆的想法冒出来,他越想越是靠谱,越是“门当户对”!
虽然自己现在家底都用来给房子治病,几年内都置办不了什么嫁妆,但凉平也穷啊!他带着三个孩子从零开始,比自己惨地多了。
大家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这还算了,关键是两家知根知底,家庭价值观基本对等。
算了算了,凉平也不上道,不知道是真听不懂还是假听不懂。
“说来,你家优美子期中测验的排名好像比入学时候下降了有10名吧······这高一还是挺重要的,优美子基础不错,可不能因为懈怠把成绩拉下来了。”
听三浦说到他女儿,凉平也想到三浦优美子有些下降的成绩。
“唉······我就知道!烫头染发涂指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