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比企谷大叔永远年轻 > 第110章

第110章

按理说,这种军武题材,应该是比企谷八幡比较感兴趣,但这个少年其实兴致缺缺的,看得出只是不想扫大家的兴致。

两个小女孩兴高采烈的,一路上笑着讨论个不停。

从她们口中,凉平了解到,这还是部系列片——言而总之,就是一帮少女萌妹为了保住学校从地方战到全国、从日本战到世界。

听起来是日常的青少年励志片,不过······这些少女开的是战车啊啊啊啊!!!

之前他也看出来了,这个世界的军事科技树被点的奇奇怪怪的。

海上的水面舰队仍旧走巨舰大炮路子,看起来是要在多炮塔神教的路子上一去不复返了。

技术水平自然远超他那个时代的二战水平了。

比如隶属横须贺女子海洋学校,不到二三百号人就能操纵的全自动化武藏号超级战列舰。

进化到究极的射速、炮控、材料等等······要是和二战的同位舰打,五个都不够它打的。

如果说这海军技术其实是有,主要问题是走歪了科技树的话,那陆上力量就和凉平那个世界差远了。

因为没有经历两次高烈度大战数千万生命的献祭,各个主要国家之间因为长久和平以及军控也缺少“友好”切磋,地面作战理论滞后地要命。

“空地一体”这种太高端的就不用说了,毕竟连空军都没有点出来,《制空权》更是没影。

连早一些的闪击战和大纵深战役理论这些也是毛都没。

现在坦克是有,也不知道最早是哪个国家的鬼才在镇压殖民地战争中发明出来的。

初衷是在殖民地治安战中降低伤亡率。

总之,不管怎么样也是点出来了。

然后······发展那就很慢了。

现在,那些将军们据说还是喜欢重炮多一些。

坦克战术没有发展成钢铁洪流,而是逐渐演变成一种彻底的精英小队战术······并逐渐在每四年一次的国际军校奥林匹克大赛里成为重要项目。

在这个国家的话,“战车道”已经与茶道相提并论了。

这《少女与战车》系列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制作的。

海报宣传里,还声称是升阳陆军女子士官学校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

“胖次!喔!”

两个小时后,凉平跟着兴奋不已的小女孩们出来时候,脑里还晃悠着这句话。

除了明乃小町外,还有不少小女孩和少女观看这个电影。

因为坦克手在女孩子们之间很受欢迎。

因为多年前升阳转为志愿兵役制后无法强征适龄男青年,又加上少子化和女权运动的影响,陆上的坦克手、海上的操舰水兵、天上的飞艇操作员中女性比例是越来越高了。

被人戏称为“战车少女”、“战舰少女”、“战艇少女”。

不得不说,不愧是大制作。

这片子!

战斗画面异常火爆!

动作场面精彩流畅!

娇萌少女可爱异常!

不过,这剧情······大概只有凉平觉得天雷滚滚吧。

简单来说,片名:《少女与战车完结篇·全频带阻塞干扰》。

是本系列的最后一作,也是最后一战。

讲述了大洗队作为升阳代表队进入了世界大赛。

因为上一届、上上届世界大赛冠军分别被黄种人的东亚帝国和升阳摘取,白种人多年颜面无光,由白种人各大国控制的组委会临时改动比赛规则,将原本的“国战”夺旗模式改为了“联盟战”歼灭模式。

然后西方白人各国学校迅速组成了欧美学校联合队。

亚洲这边,有资格参赛的只有日本和东亚两国,其他地方要么是殖民地,要么是半殖民地。

如果两国组成亚洲学校联合队,也有一战之力,原本也的确打算在压力下联合。

不过祸起萧墙,东亚帝国队的监军中官御马监曹公公卷入国内政治斗争,被锦衣卫临阵抓捕回国,之后东亚队的少女们以弃赛抗议,最终全员被勒令回国整顿。

这样,大决战里,大洗队被迫独自对抗提前换装了艾布拉姆斯+挑战者+爆2+勒克莱尔等新一代中型坦克的欧美联合队。

大战中,大洗队被对方的先进装备压制地抬不起头来。

针对大洗队堪称变态的巷战能力,欧美联合队不但为坦克配备了车载扫描雷达,还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