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什么呀!”
周六的早晨,钱家也都习惯了一起好好的吃上一顿早饭。
“你爸给你买米线去了,鸣鸣去跑步了。我榨了豆浆煮了八宝粥,下午给你们蒸包子,今天弄了豆腐粉条还有大肉两种馅儿的,你还有什么想吃的吗?”
“木有啦,我就喜欢吃肉的,你多蒸点肉肉的,我要吃很多很多!”抱着亲妈的腰身摇来摇去,没一会儿就搞的张女士笑的没力气干活了。
八宝粥已经熬的很浓稠了,豆浆都已经榨好放在一旁了。张女士拿着干净的抹布在本来就很干净的灶台又擦拭了一遍,这才拖着身上的‘累赘’往客厅走。
窗户还有阳台的玻璃门都开着,一点点的微风慢慢的吹进来,稍不注意都感觉不到。建在一片区域里的小楼,是感受不到高层上的风动感的。
钱老爹喜欢表面看起来略显奢侈的中国风装修,不过明显的钱家一百二十平的房子撑不住他那红木的爱好。
买家具的时候钱兜兜还在外地上大学,钱一鸣没有发言权,张女士基本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发表言论……确切的说拿了钱直奔家具城的老钱也根本不给别人发表言论的机会。
巨大的大理石茶几,沉重的战局了客厅电视机前面三分之一的面积。除了沉重、不适合之外,钱兜兜看不到任何优点。
本来还算宽敞的客厅,放置了电视柜还有这个大理石的茶几之后,又弄了一套皮质沙发。就是那种坐的地方只有七十厘米宽,可后靠硬生生也有五十厘米的宽厚皮质沙发。
家里亲戚家的小朋友来了,都能在靠背上站着走的那种。
这一套让人窒息的家具放置进去之后,从厨房通往阳台的道路只剩下两尺来宽。
钱兜兜趴在张女士的肩膀上,被动的走到了客厅。张女士将钱兜兜推到了单人沙发上,指着桌面上一大堆的东西。“你爸给你买的,等下吃不完就带过去!”
巨大的大理石桌面上,一小半都占满了东西。两杯加糖的五谷豆浆,一下子就让钱兜兜知道张女士在怄气什么。
纯天然的豆浆对两个‘小宝宝’没什么吸引力,外面卖的加了糖的五谷豆浆才是两个小的最爱。
钱兜兜嘻嘻嘻的笑,笑的可烦人了。旁边还放着一袋小笼包,两个杂粮煎饼一大包看起来足足有五块钱的酱饼。和白嫩嫩的小笼包当邻居的,是油炸的金黄的水煎包。
张女士拿了一碗胡辣汤,又开始嘟囔钱兜兜烦人。小区里最东边有小吃一条街,差不多想吃的早餐都能在那边买到。
钱兜兜拿了一个牛肉饼咬了一大口,焦脆的酥皮还有里面带着麻味儿的肉馅儿,让人口齿留香。
早餐肯定是老钱买的,因为张女士买早餐从来不会买三样以上。而且张女士总觉得在外面买早餐,是对她厨艺的不尊重。
不过鉴于近两年张女士开始养生,不仅味精鸡精什么的彻底从钱家厨房消失了,食盐这种东西都变成了奢侈品,所以对于张女士做的早餐钱家另外三个人都是恭维满满然后还想买着吃。
“你爸去那边村里给你买米线了,你这嘴巴也真是刁,哪里的米线不是米线,硬要吃那家的。”
钱家所在的小区是拆迁改造的,周边自然还有其他村落。随着这片区域的高速发展,曾经的村落也都变了模样。
就像是隔壁村,曾经的农村模样已经彻底消失了,作为唯一一个还没正式拆迁的村落,现在到处都是高楼林立。
按照国家规定,七层以上楼房是需要安装电梯的。所以那边的村子全部都是六层一排的高楼,每层都能二三十个房间的那种旅馆结构,就等着以后拆迁分房。
钱兜兜是思绪不自觉的飘散了一些,他们小区自然也是有卖麻辣米线的。但是和隔壁村那家已经卖了十几年的相比,味道也是真的差很多。
平日里钱家人在一起都是吃午饭和晚饭,但是到了周末要一起吃早餐的时候,老钱同志还是会走上十几分钟往来花费上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去那边给钱兜兜买上一份儿。
钱兜兜往嘴巴里塞了一个小笼包,有点想要叹气。
“哎,你也别怪你爸。都是村里人和你那些姑妈闹的,整天在你爸跟前说老姑娘老姑娘年纪大了就嫁不出去的事儿,所以你爸才急。”张女士看着情绪渲染的差不多了,这才轻声的扯到了正题。
作为家里心思最细腻的那个人,张晴晴又怎么可能感觉不到这些天钱兜兜心情的憋屈。虽然很不想在背后说人坏人,但在外人和自己人之间,张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