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嘶叫着扯住,又再放开,让她有一种隐隐的兴奋。飞机急速向前滑行的时候,因为惯性,身体抵在椅背上,仿佛被无形地束缚着,直到这样的压迫感最后消失。
沈夜的手指触到口袋中的手机,摁下了开机键,紧接着掌心就是一阵颤动。她站在等候下机的乘客间,有些疑惑地看了看这个号码。
“是我。”罗嘉峰的声音照例是懒洋洋的,迥异于他的弟弟,“假期过得愉快吗?”
长长的甬道瞬间将刚才还拥挤的人群散开,沈夜静默了一会儿:“有事吗?”
“了解下你的近况。”
沈夜忽然想起几个月前,是另外一个人,用漫不经心的语气对自己说过同样的话。
罗嘉颀……那时候的表情,是一种所谓的“假装不在意”吧?
沈夜蓦然间从思绪中抽身,顿了顿:“多谢你的关心。”
“哦,我并不关心你的工作问题,我只是听说,《游》依然对你有邀约……就我个人而言,非常好奇你的选择。”
“如果我的选择是回去,你就会觉得好奇心满足了?”沈夜浅笑。
“不——”罗嘉峰在电话那边笑起来,“只会对你更好奇。”
“那么,请你将这份好奇心一直保存着吧。”沈夜轻描淡写地说,“没错,我答应了。”
“说真的,你有一点点后悔吗?”罗嘉峰敛了笑说,“你知道我指的什么,他可以给你更多。”
沈夜一怔,什么都没说,只是将电话挂了。
离开的时候还是严冬,如今却似乎有层细纱,缓缓地将han意滤去了。
站在高楼的窗后望向底下的街道,沈夜将头靠在座椅上,窗外有女孩着了春装,当季的流行元素已经体现出来,处处是俏皮活泼的颜色,苹果绿、柠檬黄……强烈的碰撞间又起着轻微的化学反应,出平意料的融洽。
她忽然有了灵感。
刚进这家杂志社的时候,韩风盛行。姑娘们剪着一式的刘海,而商店的门口总是将“韩版”两个字高高地亮出;再接着,是棕色头发、花苞头的日系;到现在,黑灰色统治街头的欧美风——这本杂志,竟纪念下了我的青春。
每到一个新的环境,总会有一点点迷惘和无措。幸而这次是重新回到《游》,同事中有熟人,也有新人,事先的交流与沟通,竟这样顺畅。大家依然在寻找聚餐的地点,而吃完后,则哀叹着怎样才能减下刚才额外摄取的卡路里。
至于我们的“游GIRL”栗洛,从第一次拍片,直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巴黎和米兰的秀场。适应驾驭各种风格,对这个甜美的女孩来说,已经不是难事。她曾在电话里对我说,这就是成长,不无怅然,亦有颀喜。
对我来说,我期冀的是,这份杂志,这份被家长评价成“花花绿绿”的少女杂志,究竟可以成长到什么样子——可不管它成长为什么样子,有一座NEVERLAND却永远存在着,在那里,我们才热爱美丽的装扮,热爱美丽的笑靥。
青草的颜色,桃花的颜色,蓝天的颜色 ……这一切大概都预示了,这一季的流行色就是这样飞扬跳脱的。
春天真的来了。
这是她从现在开始,每个月都需要完成的一项工作——这也将是她在《游》的第一篇主编刊首语。敲完最后一个字,发给文字编辑,尽管已经是午休时间,杂志社里依然很热闹。
沈夜也曾坐在属于自己的格子同里,抽屉里满是零食,然后小心地觑一眼主编室的门,再悄悄地在QQ上和朋友聊上几句话。那个时候主编杨宁应该是能察觉出一干编辑们的小动作的,可她从来都不会说破,似平知晓这样的动作可以给这个团队增加凝聚力和创造力。
如今是自己坐在这间办公室,只要将百叶窗拉开,她看得到外边的一切。
忙忙碌碌穿行的服装编辑,手里总是拿着各式的皮带或者项链,口中默念着各种各样的颜色搭配:“墨绿加深紫,宝蓝加灰色……这样总不会错了吧?”而文字编辑们坐在电脑前,令人讶异地,可以将姿势维持整整一个上午,一动不动。
“这样行吗?”推门进来的是新进的一位服装编辑,手里提着一套初夏的裙子,“封面上就让栗洛穿这套了。”沈夜站起来看了看,最后一件配饰,定了下来。她拍拍编辑的手臂,微笑:“先吃饭吧。”
“嗨,怎么样?还适应吗,主编大人?”王黎拿了属于自己的那份鸡排饭,一边问她。其实王黎现在和她已经不算同事了,杨宁从《游》离开,新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