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云县篇
卷首:从第一次见到那个人起,我就甘愿屈居他的家国天下之后。
大牢里的灯火很暗,却并没有想象中的潮湿和散着霉臭的令人作呕的气味。
当年先帝以仁德治天下,纳兰修亦是如此,因此大牢几乎被荒置。
张闻春是纳兰修在位时第一个被关进来的人。
纳兰青梧一直走到牢的尽头,看见了那个穿着囚服,披头散发的,蜷缩在角落的人。
环佩叮当的声音在空旷的大牢里那么的清脆,张闻春甚至以为是这里安静得太久,他都出现幻听了,直到牢头掏出一大串钥匙打开了牢门。
一抹紫色映入他的眼里,张闻春只是抬了头依旧坐在地上,想来是要破罐子破摔,“没想到张某入狱这么久,景桐殿下是第一个来看望的。”
“不对不对——”不等纳兰青梧说话,他便自顾自的否定着自己先前的话,“景桐殿下不是来看望张某的,是来送张某上路的才是。”
纳兰青梧见他这个样子,先前的愤怒消了大半,更多的是悲悯和感慨。
“当初张大人心怀天下,一举夺魁,是何等的春风得意,怎么如今不过一两年过去了,就把要为生民立命的大志抛诸脑后了?”
权力真的会让一个人变得如此面目全非吗?
不,如果人心足够坚定,又怎么会那么容易就被腐蚀。就像阿爹,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他都从未被权力侵染过半分。
说到底还是张闻春太贪得无厌了,十年寒窗苦读,一朝步入朝廷,醉纸迷金,就渐渐失了本心。
张闻春不答反笑,笑得有些痴狂了,良久才停了下来,“殿下所问亦为微臣所思。”
他原本是西虞人,只因西虞女子掌权,饱读圣贤书的他难以苟同,说了腹诽的话,被抓进牢里关了几天就放了,却也被取消了科举的资格。
出了牢后,他给自己更名为闻春,意为才闻春至又春归。
他年少胸怀大志,立志要进朝廷为百姓做事,却被西虞朝廷取消了科举资格,备受打击一度妄图自尽。
后来因人推荐来了天下城,一举夺魁风光无限,那个时候他就想要尽自己所能报效朝廷,但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了呢?
是有人给他送了无数美人之后,还是有人给他送了金银财宝之后,亦或是他知道不只他一个人不拒绝这些好处之后?
“那张大人这些日子可思出来了个什么?”纳兰青梧问。
张闻春摇了摇头,目光里带着深深的迷茫,“罪臣愚钝,百思不解。”
张闻春最终还是认罪了,却觉得内心前所未有的轻松。
“不知道殿下要如何处置罪臣?”
“杀之,头颅挂于云县城墙上三天三夜,以平民怨。”
……
纳兰青梧走出大牢,外面的风冷极了,玉枝将手里的披风披到她身上,“夜里凉,殿下仔细着别被冻着了。”
是啊,夜里凉。
就是不知道春天过去后,夏日的夜里也会这么凉吗?
“张闻春死了。”纳兰青梧淡淡的说道,“命人找个盒子把他的头颅装进去,一起带到云县去吧。”
“是。”玉枝一下就想明白了殿下为什么要亲自来大牢了。
第二日,纳兰青梧带了几个人,一早就出了城,谢怀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正在上朝。
“陛下,云县之事还需尽早解决,望陛下早日决定好前往云县的人选。”右相傅云出列,躬着身子进言。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右相派纷纷出列拥护,一些是因为自己的站队,一些则是因为云县之事确实不能再拖了。
“右相所言,朕已经考虑过了,也已经决定好了合适的人选了,这会儿估计已经出城有一个时辰了。”纳兰修说道。
底下一群人纷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朝中的官员一个不差的已经在这了,陛下派的是何人?为什么他们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谢怀是个武将,这种事上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他蓦地想到了一个可能。
傅云皱了皱眉,对纳兰修的行为有些不认同,此乃朝廷大事,陛下怎可不与朝臣商量,就擅下命令。
“不知陛下派的是何人?”
纳兰修就知道朝臣必定会问,叹了口气,“长公主主动请命前往云县,朕已经准了。”
帝王旨意已下,就算众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