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总体战
关于总体战的作战途径和方法,李察在转生之前也有所了解和阅读。
该理论是由德国军事思想家鲁登道夫,也就是现在的德国西线总司令,在1935年创作的《总体战》一书中提出,按理说在这个时间线中,还没有具体的的总体战理论出现,但难保没有这一军事理念的雏形,很有可能在鲁登道夫心中已经在构想这本书了。
这一本书全面阐述了总体战争的理论及其原则。该理论强调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平时就应服从战争准备的需要,鼓吹在思想上奴化和欺骗本国人民与军队,骗取他们对战争的支持。
而在战争过程中则利用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极端野蛮的手段进行战争。后来,总体战争理论也成为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入侵波兰、苏联等国的战争,都是以总体战争思想为指导,在向对方军队进行闪电般的进攻战的同时,破坏对方的经济,大量屠杀对方的平民,肆意掠夺资源,给对方造成深重的灾难。
除军事进攻外,还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推行政治诱降、经济封锁、文化欺骗,疯狂掠夺战略物资和劳力。
虽然这是一种及其没有人性的战争方法,但是李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极其高效的战争方式,而且在现在这个时候,这种军事理念能够最好地发挥国家地战争潜力,而在中东地战场上,李察很愿意运用这一方法,尤其是在对波斯地战争中。
也就是在1920年5月30日对波斯突袭战争爆发地时候,李察就已经将这些战争理念杂糅了进去。
在一小时前,奥斯曼仅有的空军部队就已经对波斯境内的交通设施和机场进行了小规模的空中打击和军事侦察。虽然波斯国内一共就没有多少架飞机,但是李察不希望哪怕一架敌军的飞机起飞,对军队的军事作战造成影响。虽然袭击的效果并不好,但据报告,这些奥斯曼的老式飞机还是造成了敌人不少的伤亡。
这些小规模的轰炸不仅摧毁了敌人不少的空中力量,也给波揽社会造成了恐慌。边境上的城市的居民在凌晨听到爆炸声之后,结合中东最近的紧张局势,纷纷从床上爬起来收拾行礼往内陆逃难,尽可能地希望躲避战争带来地生命威胁。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是波斯居民们还是从祖辈代代口口相传的故事中,了解到了奥斯曼突厥人的凶恶,他们在战争时对待一般老百姓的邪恶行径,都让这些普通居民十分恐惧,远离奥斯曼人的铁蹄和弯刀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
但是这种逃命一下子就变成了一种绝对的秩序混乱,大量的居民离开城市往内陆躲避,主要的运输道路一下子承担了绝大的压力,许多交通枢纽堵塞。这些重要的交通设施在日常除了承担公共交通之外,还要负责在战时的军队运输工作。
大量的交通堵塞,使得军队的运输成为了不可能,而且波斯国内还大多数都是山地地形,军队的运输就更加依赖这些仅有的道路。再加上奥斯曼的短波无线电台冒充波斯电台向波斯民众传播了大量的虚假信息,瓦解波斯人的抵抗意志。这就是总体战。
六月的清晨,即使是在中东,山区中还是被一层薄雾笼罩,山脉中的气候环境不能够按照正常的方式来判断,前一秒还有可能薄雾朦胧,下一秒,就有可能突然天空放晴,说不定就把隐藏在山崖上的敌军暴露了出来。
出击俄军部队无法得到奥斯曼空军的空中支援,这段时间的战斗中,这些空军一直跟随陆军的进攻,负责对附近的侦察,和对一些难以攻克的地点进行空袭。
李察乘坐法鲁克苏丹赠予的汽车跟随第一波进攻部队的第十步兵师一同前进,并在行军过程中使用了仅有的无线电设备,不断调度着部队的行军速度和进攻姿态,这让他成为了第一个在行进过程中,使用无线电进行调度的军官,这一殊荣本应该由古德里安将军获得,但现在就这么巧合地落在了李察的头上。
其实大部分的志愿军军官在一开始都不那么十分相信李察,至少从军衔上来说,他们并不认为这个晋升过快的青年军官,能拥有比他们更加优秀的指挥能力。虽然他们都在到达奥斯曼之前得知了这位年轻人的事迹:指引了炮兵对敌人先头部队的大规模炮击、指挥了对莫斯科军校的突击战,以一个连对抗敌人一个团并成功强制住敌人。这些战绩都无可否认,这位年轻人还因此获得了圣乔治勋章,可见沙皇对他的器重。
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句话在俄国依然能用,将军们更看重的是履历和在军队中的人